说起这个“八神流古武术”,我可有的聊了。真不是吹,我自个儿还真瞎琢磨练过一阵子。
起因也挺逗的。前阵子颈椎脖子那块儿老不舒服,估计是天天坐办公室,对着电脑时间太长了,感觉整个人都快生锈了。去医院瞧了瞧,医生翻来覆去也就那几句话:“少看电脑,多活动活动。” 我寻思这“活动活动”也太笼统了,跑步,又觉得忒单调,坚持不下来。正好那段时间闲着没事,翻出老游戏玩,拳皇嘛你们懂的,八神庵那家伙,一头红发,拽得不行,招式也帅。他那个所谓的“八神流古武术”,听名头就感觉挺神秘挺厉害的。当时脑子一热,就想,要不,我也跟着瞎比划比划这个?
我的瞎练之路
说干就干。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在网上瞎搜。搜“八神流古武术”,出来的结果,十有八九都是游戏招式,什么“百式·鬼烧”,“禁千二百十一式·八稚女”,还有各种出招表。我当时就纳闷了,这玩意儿现实里咋练?总不能真对着空气搓招?那不成神经病了。
后来好不容易找到点零星的说法,提到什么这武术讲究“内外兼修”,还有个练法基础叫“舒、展、承、转、掌、指、拳、腿”八个字。这听着稍微靠谱点儿了,不像纯游戏设定。我就从这八个字下手,开始我的“实践”。
第一步,琢磨这八个字。
- “舒”,我理解就是要舒展筋骨。每天早上起来,我就先不干别的,各种拉伸,学猫伸懒腰,掰掰胳膊腿,把身体各个关节都活动开。你别说,一开始还真有点用,感觉拉完筋骨都松快不少。
- “展”,我就想着是把动作尽量做开,做得大方。对着镜子比划,一开始那动作,别提多僵硬了,跟个木头人似的。我就想着游戏里八神庵出招虽然看着中二,但那股子爆发的劲儿,得有。我就试着把拳脚往外打,尽量打开。
- “承”和“转”,这两个字我琢磨了挺久。感觉“承”就是要稳,特别是下盘,得站稳了。我就开始练扎马步,好家伙,第一天站个半分钟腿肚子就哆嗦。至于“转”,我理解成身体的灵活转动,闪避或者发力之前的蓄力。我就在原地瞎转,学着武侠片里那种感觉,结果好几次把自己转得头晕眼花。
- 的“掌、指、拳、腿”,这就比较具体了。我就照着字面意思来。练“掌”,我就学着电视里那样推掌,想象着一股气推出去;练“指”,我就伸出手指对着空气戳戳点点,也不知道练了个练“拳”,就是直拳、摆拳、勾拳,家里没沙袋,就对着空气打,呼呼哈哈的,自我感觉良练“腿”,就正踢、侧踢、鞭腿,一开始腿都抬不高,踢几下就喘。
第二步,结合游戏瞎比划。
光练这八个字也忒枯燥了。我,就忍不住把游戏里八神的一些标志性动作,自己瞎改改,融进去。什么放火,瞬移,那是纯粹做梦。我就挑些看着能模仿的,比如他有些出拳的姿势,起手的架势,我都会对着镜子学学看。纯粹是图一乐,增加点趣味性。
练后感
这么瞎练了大概小半年,要问我练出啥“八神流古武术”的精髓没?那我肯定得说,纯属扯淡。真功夫哪是这么容易练成的。我这顶多算是活动了活动筋骨,健了健身,顺便满足了下中二时期的幻想。
不过话说回来,收获还是有的。最明显的就是,脖子和腰确实比以前舒服多了,坐久了也没那么僵硬了。而且整个人的精神头也好了不少,至少不像以前那样蔫蔫的。虽然姿势肯定不正宗,甚至可能错漏百出,但那种自己琢磨、自己尝试的过程,还挺有意思的。偶尔还会自己比划两下,就当是自娱自乐,锻炼身体了。
这“八神流古武术”,我估摸着现实里正儿八经传下来的可能性不大,更多还是游戏赋予它的魅力。但你要是也想找点乐子,活动活动身体,照着我这瞎练的方法试试,说不定也有点意外收获!反正别太当真,开心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