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今天得空,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,我管它叫“康熙来了土豆”。别误会,不是说拿土豆去做个啥菜,跟《康熙来了》这节目联名。是我自个儿瞎琢磨的一个事儿。
事情是这么开始的。我,平时也爱看看以前的一些老节目,尤其是《康熙来了》,那可是我年轻时候的下饭综艺。蔡康永的机智,小S的搞怪,还有陈汉典的模仿,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。但这节目,零零总总播了那么多年,集数多得吓人,网上资源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,画质、字幕啥的也参差不齐。有时候想找某一期特定的嘉宾或者主题,简直跟大海捞针似的,费劲!
我就寻思着,能不能把这些“土豆”——也就是每一集的《康熙来了》——都给它归拢归拢,弄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说干就干!
第一步,搜集原料。这可真是个体力活。我先是在各大视频网站、论坛、还有一些分享群里头扒拉。有的写着“230集全”,点进去一看,要么是标题党,要么就是画质糊得跟打了马赛克似的。还有的,说是“2004-2016已完结”,结果下载下来一看,中间断了好几段,简直气人。
我就这么一点点地找,一点点地对比。看到有说“3108集全”的,虽然知道可能夸张,但也赶紧去瞅瞅。这期间,真是碰了不少壁。有些资源链接失效了,有些下载速度慢得像蜗牛爬,还有些下下来一看,文件名乱七八糟,根本不知道是哪年哪月哪一期。
第二步,清洗和筛选“土豆”。下载了一堆“土豆”之后,就得开始挑拣了。我弄了个大文件夹,先把所有下载的视频都扔进去。然后,一集一集地看,主要是看开头结尾的日期信息,还有主持人和嘉宾,跟网上的节目单对一下。遇到重复的,就删掉画质差的那个;遇到文件名不对的,就手动改过来。
你还别说,这节目真是长寿,从2004年开始,一直到后面。我还特地留意了下导演,什么王伟忠、陈彦铭、詹仁雄这些名字,也算是脸熟了。有些标注着“20131224期”这种具体日期的,整理起来就方便多了。
我发现有些资源包里头,甚至还混了些什么“演艺恩怨一切从头说起”或者“奇怪十点钟”之类的衍生节目,这些我也都单独拎出来,免得搞混了。
第三步,给“土豆”分类码放。等把大部分“土豆”都验明正身,改好名字之后,我就开始建文件夹了。我是按年份建的大文件夹,比如“康熙来了2004”,“康熙来了2005”这样。然后在每个年份文件夹里,再按照播出的日期顺序给每一集命名,格式也尽量统一,比如“2004XXXX 主题XXX 嘉宾XXX”。
- 统一命名:这是最花时间的,因为原始文件名太乱了。我一般是“年份月份日期 主题(如果有的话) 主要嘉宾”。
- 检查完整性:对着一些比较靠谱的节目单,看看有没有漏掉的。
- 剔除无关内容:把那些不是《康熙来了》正片的都挪走。
就这么折腾了差不多小半个月,总算是把手头能找到的《康熙来了》都给它归置利索了。 几千集“土豆”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地躺在我的硬盘里。想看哪一期,直接按年份找,或者用关键词搜搜文件名,方便多了!虽然过程挺折腾,但弄完了心里那叫一个舒坦,跟把一地散装土豆都洗干净、分好类、码放整齐了一样,特有成就感!
这就是我这回“康熙来了土豆”计划的整个实践过程。分享给大家,万一有跟我一样念旧,又嫌网上资源乱的朋友,也可以试试这么自己动手整理一下,挺有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