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之前折腾“买多网管理平台”那点事儿。这事儿得从头说起,那会儿我们买多网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,线上东西也多,日用品、衣服、家电啥都有。订单一多,客服、仓库、采购那边就有点乱套了,信息不同步,效率低得不行。
为啥要搞这么个平台
我记得当时最头疼的就是对账和库存。Excel表传来传去,版本多了就不知道哪个是对的。有时候客户问某个商品有没有货,得跑好几个地方去问,体验特差。老板也看出来了,说这样下去不行,得搞个系统把这些都管起来。正好我那段时间手头项目不紧,这活儿就落我头上了。
开始动手:摸索阶段
一开始没啥头绪,就想着怎么简单怎么来。我寻思着,核心不就是商品管理、订单管理、用户管理这几块嘛我想的是找个现成的开源系统改改,但看了几个,要么太复杂,我们用不上那么多功能,要么就是定制起来比自己写还麻烦。
后来决定自己从零开始搭。技术选型上,也没选啥高大上的东西。那时候我琢磨着,这平台主要是内部用,并发量不会特别夸张,稳定、快速开发是关键。我就想到了用 XAMPP 这玩意儿,它里面Apache、MySQL、PHP都齐活了,装起来也方便,省得我一个个去配环境了,毕竟我一个人精力有限。
具体搭建过程
第一步,肯定是把开发环境给弄 我在自己电脑上装了XAMPP,启动Apache和MySQL,测试了一下PHP能跑通,数据库也能连上,心里就有底了。
第二步,设计数据库。 这是个关键活儿。我就拿张纸,画了几个主要的表:
- 商品表 (products): 存商品名称、编号、价格、库存、描述、图片路径这些。
- 订单表 (orders): 存订单号、用户ID、下单时间、订单状态、总金额、收货地址这些。
- 订单详情表 (order_details): 一个订单可能包含多个商品,所以这个表用来关联订单和商品,以及每个商品买的数量和当时的价格。
- 用户表 (users): 存客户的基本信息,后来也加了内部员工的账号信息,做了权限区分。
字段设计也没想太复杂,够用就行,先保证核心功能跑起来。
第三步,开始码代码。 PHP我以前也写过,上手还算快。先从最基本的商品录入开始:
- 写了个HTML表单,让运营能填商品信息。
- PHP后端接收表单数据,做一些简单的校验,然后存到数据库里。
- 再写个页面,把数据库里的商品列表给展示出来,带上编辑和删除按钮。
就这么个思路,商品管理功能很快就有了个雏形。然后是订单管理,这块稍微复杂点,因为涉及到订单状态的流转,比如“待付款”、“已付款”、“已发货”、“已完成”、“已取消”这些。我给不同的状态设置了不同的颜色标记,这样一眼看过去就清楚多了。
用户管理相对简单,就是增删改查。后来我们还加了个简单的权限控制,比如运营只能看商品和订单,不能改核心设置;管理员啥都能干。
遇到的一些小坎坷和解决办法
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。比如一开始图片上传没做处理,运营传了个几兆的大图上来,加载巨慢。后来加了图片压缩和限制大小的功能。
还有就是数据量大了之后,查询速度会变慢。我就给几个经常查询的字段加了索引,情况就好多了。
再就是用户体验,一开始界面做得比较糙,按钮摆放也不太合理。后来找了几个同事试用,他们提了不少意见,我就照着一点点改,让操作流程更顺畅些。
最终实现的效果
折腾了大概一两个月,这个“买多网管理平台”总算是能用了。 虽然界面看着挺朴素,但核心功能都实现了:
- 商品可以方便地上下架、修改价格和库存。
- 新订单能实时看到,客服能及时处理和更新状态。
- 仓库那边也能根据订单状态来发货。
- 老板偶尔也上去看看销售数据,有个简单的报表统计。
最重要的是,各个部门的信息终于能同步了,效率提高了不少。以前那种手忙脚乱的情况少了很多。虽然它不是什么高科技平台,比不上那些大公司的专业系统,但对于我们当时“买多网”的规模来说,确实解决了大问题。算是一次挺有成就感的实践,把一个实际的需求从想法一步步变成了能用的工具。
现在回想起来,虽然过程有点土法炼钢,但能解决实际问题,就是好工具。这大概就是我搞这个管理平台最大的心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