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《哥特王朝3》这游戏,那可真是一言难尽,当年可是让我折腾了好一阵子。今天就来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当年是怎么配置这游戏的,纯粹是个人实践,希望能给同样喜欢这款老游戏的朋友们一点参考。
初识的痛与官方的“建议”
我记得那会儿刚拿到《哥特王朝3》,兴奋劲儿还没过,装上一看,好家伙,那画面,卡得跟幻灯片似的。当时我那台电脑,按说玩同期游戏也还行,但遇到这哥特3,直接就给跪了。官方说的最低配置,我跟你讲,那玩意儿当年就是个参考,真按那个来,卡得你怀疑人生。什么奔腾4三点零G赫兹,1.5G内存,ATI X1600显卡,听着好像还行,实际跑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这游戏地图贼大,还是无缝的,这对当年的硬件来说,简直是灾难。
我的折腾之路:从绝望到能玩
没办法,游戏都买了,总不能放着吃灰。我就开始了漫长的配置探索之路。
第一步:更新驱动,常规操作
这没啥好说的,显卡驱动、主板驱动,能更新的我都给它更新到最新。虽然对《哥特王朝3》这种优化捉急的游戏来说,效果可能不明显,但好歹是个心理安慰,也是个基础步骤。
第二步:打补丁,重中之重!
这才是关键!《哥特王朝3》原版BUG多,优化差,这是公认的。配置这游戏的第一步,根本不是看官方配置单,而是找补丁!
- 我先是找到了官方的升级补丁,好像打到了1.7几版本来着,具体记不清了,反正打上之后,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,但还是卡。
- 然后,就是万能的社区补丁(Community Patch,简称CP)。这玩意儿简直是救星!我记得当时找的是CP1.75,后来好像还有更新的。装上社区补丁之后,游戏的BUG少了很多,更重要的是,帧数有了一定提升,至少不是幻灯片了。
- 还有些什么“Quest Pack”之类的,增加了任务内容,这个看个人喜对性能影响不大,我当时也顺手装了。
打补丁的过程就是下载,然后按顺序安装,一般补丁包里都有说明,照着做就行。
第三步:游戏内画面设置,细致调校
装完补丁,进游戏,别急着玩,先去视频设置里好好捣鼓捣鼓。这部分是体力活,得一项一项试。
- 分辨率:这个量力而行,我当时用的是1024x768,再高就有点吃力了。
- 材质细节:这个对显存要求高,我一般开到中等。
- 视野距离:这是个吃性能的大户!《哥特王朝3》风景是不错,但想看得远,就得牺牲帧数。我一般是调到中等偏下,够用就行。
- 植被密度:同样是性能杀手,尤其是在森林里。我记得是调得比较低。
- 阴影效果:这个不用说,直接拉到最低或者关闭。当年的阴影效果,开了跟没开差不多,还巨卡。
- 后期处理效果:比如景深、泛光什么的,能关的我都给关了,华而不实,还掉帧。
- 垂直同步:这个我一般是关掉,虽然可能会有画面撕裂,但能提升一点点帧数。
基本上就是把所有能降低的特效都尽量降低,找到一个自己能接受的画面和流畅度的平衡点。这个过程挺繁琐的,需要反复进游戏、退游戏调整。
第四步:修改ini文件(进阶可选)
有些更细致的参数,游戏内菜单可能调不了,就得去修改游戏的配置文件,一般是.ini后缀的文件。我记得在游戏安装目录下有个*或者类似名字的文件。用记事本打开,里面有很多参数可以调整。比如有些更深层次的渲染距离、缓存大小之类的。不过这个得小心,改错了可能会导致游戏出问题,最好改之前备份一下。我当时参照网上的大神帖子,改了几个据说能提升性能的参数,具体是啥现在也记不清了,反正就是小修小补。
最终效果与总结
经过上面这么一通折腾,我的《哥特王朝3》总算是从“完全不能玩”变成了“勉强能玩”,在大部分场景下能有个二十多帧,偶尔复杂战斗会掉到十几帧,但至少能体验剧情了。虽然画面牺牲了不少,但能流畅地探索那个广阔的世界,对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。
现在电脑配置都上来了,再跑《哥特王朝3》肯定是轻松加愉快了。不过就算用现在的眼光看,社区补丁依然是必不可少的,能解决很多原版遗留问题。如果你现在想怀旧一下,或者第一次尝试这款游戏,强烈建议装上最新的社区补丁,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电脑配置调整画面设置。
反正,折腾《哥特王朝3》的配置,就是一场回忆,也是一种乐趣。虽然过程蛋疼,但能让这老伙计跑顺畅,心里还是挺美的。希望我这点经验能帮到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