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伙儿今天刷蚂蚁庄园了没?我今儿个刷蚂蚁庄园的时候,又瞅见那题目了,时不时就蹦出几句《三字经》里的东西来考咱们。你还别说,这玩意儿有时候还真能勾起我点回忆,顺带着,也让我有了点新想法,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我自个儿琢磨的“三字经蚂蚁庄园”实践。
咋回事?主要是我家那小P孩,到了认字学东西的年纪了。想着《三字经》这玩意儿,朗朗上口,又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启蒙好东西,就想让他也接触接触。可你懂的,现在的小孩儿,你让他干巴巴地背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他能坐得住五分钟都算给你面子了。硬逼着学,效果不还惹得鸡飞狗跳。
后来我就寻思,这蚂蚁庄园不就是每天答答题,喂喂鸡,得点爱心啥的嘛小孩子对这种带点小游戏性质的东西,接受度特别高。我就想,能不能把《三字经》也这么“改造”一下?
说干就干,我这就开始捣鼓我的“三字经蚂蚁庄园”土法实践了。
我没一上来就让他整本背。我先挑《三字经》里头那些比较有故事性、或者说比较好理解的句子。比如那个“昔孟母,择邻处。子不学,断机杼。”我就先不直接让他背,我给他讲孟母三迁的故事,讲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。故事讲完了,气氛也到了,再把这两句《三字经》念给他听,问他:“宝宝,刚才妈妈讲的故事,是不是就是这两句话的意思呀?”
你还别说,这么一弄,他兴趣就来了点。然后我就学着蚂蚁庄园那套路,我给他设问。比如,我会问:“《三字经》里说‘子不学,断机杼’,这是哪位妈妈教育儿子的故事呀?” 或者“‘窦燕山,有义方。教五子,名俱扬。’这里面夸的是谁呀?他有几个儿子都很出名呀?”
一开始他可能答不上来,或者只记得一点点。我就慢慢引导他,跟他一起回忆故事,或者干脆再把那段故事简单讲一遍。答对了,我就给他一个小小的“奖励”。不是啥值钱玩意儿,有时候是口头表扬一句“宝宝真棒!”,有时候是在他小本本上画一朵小红花,或者允许他多玩五分钟他喜欢的玩具。就跟蚂蚁庄园答对题能领饲料喂小鸡一个道理,给他点即时反馈和成就感。
我还特意弄了个“进度条”。准备了一张大白纸,把他学会的《三字经》句子,用彩笔写上去,每学会一句新的,就添上一句。看着那张纸上的句子越来越多,他自个儿也挺有成就感的。
就这么着,每天也不搞太久,就晚饭后雷打不动十分钟、十五分钟。有时候是我提问,有时候也鼓励他用《三字经》的句子来问我,或者让他根据句子给我讲讲他理解的小故事。慢慢地,他从一开始的抵触,到后来的主动参与,能磕磕巴巴接上好几句了,比如“养不教,父之过。教不严,师之惰。”他都知道是说生养孩子却不教育是父亲的过错,教育不严格是老师的懒惰。
到效果是真不错。虽然咱这土法子比不上人家正儿八经开发的游戏那么精致,但起码让孩子对《三字经》这种传统文化不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,而是通过一种他更能接受的方式,潜移默化地学进去了点东西。我觉得,这种把老祖宗的智慧用新瓶装旧酒,结合点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引导,比单纯填鸭式教育强多了。
这就是我自个儿实践的“三字经蚂蚁庄园”小记录,过程虽然简单粗糙,但看着孩子一点点进步,心里头还是挺得劲的。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给有类似烦恼的家长们一点点启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