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回来,最近琢磨着怎么把腹肌练得更带劲儿。以前嘛仰卧起坐也做,但总感觉差点意思,好像刺激不够深。后来不知道在哪儿瞅见了“抱头式仰卧起坐”,寻思着,这个手抱在头上,感觉能用上全身的力,特别是腹部那块儿,肯定能把劲儿都给逼出来,练起来效果应该更猛!
我的“抱头”初体验
说干就干,我这人就喜欢马上实践。找了块还算平整的地儿,往地上一躺,就开始了我的“抱头”尝试。双手老老实实地交叉在后脑勺,调整了一下呼吸,心里还给自己鼓劲儿:来,整个标准的!争取一次到位,感受腹肌的燃烧!
刚开始那几下,嚯,确实感觉不一样!肚子那块儿肌肉,好像一下子就被唤醒了,酸胀感比以前那种手放胸前或者伸直的要来得猛烈多了。我当时还挺得意,觉得可算是找着窍门了,这样练下去,这腹肌出来指日可待!那种腹部被充分挤压的感觉,一度让我以为这就是“高效”的代名词。
- 第一组尝试: 我卯足了劲儿,感觉腹部发力特别明显,想着这下肯定能刺激到深层肌肉。
- 第二组继续: 做到后面几个的时候,我渐渐感觉到脖子开始有点儿不对劲了,好像不自觉地在用手往前拉脑袋,想借力起来。
- 第三组坚持: 这时候脖子是真不舒服了,酸痛感上来了。而且我清楚地意识到,为了能把上半身抬起来,我那俩胳膊肘下意识地使劲往前夹,双手也确确实实地把脑袋往前拽了。肚子是酸,但脖子更酸!这感觉太糟糕了。
冷静下来琢磨琢磨
练完那几组之后,脖子那块儿僵了好一会儿,特别不自在。我就纳闷儿了,我这明明是练腹肌,怎么脖子跟着遭这么大罪?这不对劲。我开始停下来仔细琢磨这事儿。以前也模模糊糊听人说过,或者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提醒,说做仰卧起坐,手千万别放脑袋后面使劲拉,那样很容易伤到脖子,甚至更严重的,对颈椎造成损伤。
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动作过程,确实,尤其到后面力气有点跟不上了,为了完成预定的次数,或者为了追求那种“起来”的幅度,手就不自觉地去“辅助”了,说白了就是用胳膊的力量拽着脑袋起来。这哪儿是练腹肌,这简直是在跟自己的脖子过不去。难怪有些专业的说法是,抱头做仰卧起坐,特别是那种硬生生把自己拉起来的,对颈椎的压力非常大,风险很高。
我还想起以前在哪儿看到过,说不少健身教练一般都不推荐这种抱头的方式,他们更建议把手交叉放在胸前,或者轻轻地扶在耳朵两侧,但核心原则是绝对不能用手发力去拉动头部。看来这老话儿,或者说经验之谈,还是非常有道理的,不能不信。
现在的我怎么做
那次不太愉快的“抱头”体验之后,我就果断放弃了那种猛拉猛拽的做法。脖子可太重要了,万一真给弄出点啥毛病,那可真是亏大了,得不偿失。现在我再做仰卧起坐或者类似的卷腹动作,要么就是双手轻轻交叉在胸前,要么就是虚搭在耳朵旁边,手指尖轻轻碰到就行,时刻提醒自己,保证不从头部借力。
调整了之后感觉下来,虽然腹部的“泵感”或者说那种极致的挤压感,好像没有之前抱头猛做时那么强烈了,但是动作标准了很多,脖子也舒坦多了,完全没有那种不适感。而且我发现,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腹部主动发力上,控制着节奏慢慢地卷起身体,细细体会腹肌的收缩和伸展,效果也一点不差。关键还是得保证动作的质量和安全性,而不是一味地光追求那个“狠”劲儿和数量。
这健身健体嘛还真不能想当然地瞎练。多听听一些科学的建议,多去感受自己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真实反馈,这比啥都强。找到适合自己的、并且是安全的锻炼法子,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,也才能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,这才是王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