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教程 正文

范冰冰充气娃娃合法不安全?(法律风险解析避上当)

一、这事儿得从我那天手欠说起

前几天刷淘宝,大数据给我推了个商品标题“高仿真、明星同款、极致体验”,配图是范冰冰的脸!手指头自己就点进去了,详情页写着“明星1:1复刻,私人定制,居家必备”。心跳快了一拍,脑子里闪过个念头:这玩意儿能用吗?不犯法?

我先把页面截图存了下来,接着在搜索框里啪啪打字“明星同款娃娃 合法吗”,结果蹦出来一堆商家广告,啥有用信息都没有。我换了关键词“范冰冰 肖像权 娃娃”,这回倒是出来几个法律咨询的链接,点进去一看全是套话。

二、线下踩坑记:实体店的烟雾弹

不服气,我第二天直接冲去本地最大的情趣用品批发市场。转悠半小时,真在一个犄角旮旯的店铺玻璃柜里看到了“明星脸”产品。老板看我感兴趣,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:“兄弟放心,都是深圳厂子自己做的脸模,查不到源头,卖了好几年都没事儿!”他还拍胸脯保证“绝对安全”。

我装作要进货,让他拿样品看看。一上手,那粗糙的做工差点划破手,盒子外包装连个生产厂家、执行标准都没有,就印了个搔首弄姿的图片和英文“love doll”。我掏出手机假装打电话,对着包装盒拍了几张关键部位的特写——特别是那个模糊不清的所谓“安全认证”标。

范冰冰充气娃娃合法不安全?(法律风险解析避上当)

三、律师朋友一盆冷水泼醒我

拎着刚在夜市买的烧烤(当掩护),我直接杀到了做知识产权律师的老同学家里。把照片、截图往他平板上一怼:“老张,快帮我看看,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碰?”

老张推了推眼镜,划拉着照片叹了口气:“老弟,你这是往火坑里跳!”他掰着指头给我数:第一,肖像权铁定侵权,范冰冰团队告一告一个准;第二,商品安全没保障,这包装一看就是三无,材质有毒都说不定;第三,平台卖这个也是打擦边球,被举报就下架,买家可能钱货两空!他还翻出几个法院判例给我看,全是厂家和卖家赔得裤衩都没了的。

最吓人的是他说:“你以为买回去就没事了?万一这娃娃材料释放有毒气体,或者电线短路起火了,你找鬼赔去?厂家影子都找不到!”听得我后背发凉,赶紧把手机里存的商品链接全删了。

四、自己查法规,冷汗直冒

回家我还是不踏实,翻出《民法典》和《产品质量法》对着看。肖像权那块儿写得明明白白:没本人同意,用人家脸赚钱就是违法!再看那些娃娃的详情页,哪家敢把“已获肖像授权”的证明亮出来?一个都没有!全是“同款”“复刻”这种暧昧词儿。

我又去国家质检总局的公示平台查那几个包装上印的模糊认证编号,结果?要么查无此号,要么是冒用其他正规家电的认证!完全是挂羊头卖狗肉。

五、差点栽在“高仿定制”上

本来以为这事儿结了,结果过几天有个微信“厂商代理”加我,说可以定制任何明星脸,“绝对保密发货”。我心一动,差点就想转定金做个“私人收藏”。

幸亏留了个心眼,拿小号假装要买,套他们话要“授权文件”。对方立马警惕,发来一段语音:“哥,这种定制哪有书面授权?都是默认行规,我们做了几百个都没出事!”

我马上翻出和律师老张的聊天记录,里面清楚写着:生产、销售、购买侵权产品,都属于侵权环节,真追究起来,买家也跑不掉!吓得我手一抖,直接把这人拉黑删除。

六、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

折腾这么一圈,我算明白了:这东西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都泡在脏水里!你以为买回家关上门就安全了?

  • 人家想告你就能告:明星团队钓鱼取证的套路多得很,仓库发货地址、快递信息一抓一个准;
  • 出事只能自认倒霉:娃娃漏电着火?劣质材料过敏?别说索赔,你敢大声嚷嚷吗?
  • 隐私就是个笑话:那些所谓“保密发货”的卖家,你的地址和特殊嗜好早被他们在灰色渠道卖了几百遍!

说真的,就为了那点“明星脸”的虚荣心,把自己暴露在法律风险、健康隐患和隐私泄露的大坑里,值吗?反正我是吓得连夜删了所有浏览记录。

别碰!管住手!钱多没处花捐给希望工程都比扔进这脏水坑强!这事儿到此结束,谁再跟我提这种娃娃,我直接甩这篇文章过去!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