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必须好好唠唠抓稀有怪这事儿,刚研究明白,热乎的实战记录全在这儿了。这事儿说来话长,就是从我被坑了整整一上午开始的。
说多了都是泪,早上蹲点干等三小时
大清早就惦记着诺森德那只“霜血剥皮者”,据说掉个贼拉风的蓝装。我特意查了些老资料,有的说固定8小时刷,有的说看脸。我心一横,想着管你啥机制,我就蹲死它!早上八点准时飞到刷新点那片雪坡上,找了个视野好的石头蹲着。风嗷嗷吹,小雪花片子直往脸上拍,我就盯着那块空地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怪影儿都没见着!等到快十一点,屁股都坐麻了,心也凉透了。这蹲坑战术,纯纯的浪费生命。不行,不能再这么傻等了。
开整!自己动手记小本本
回家我就琢磨开了,光看别人写的玄学攻略不行,得自己摸规律。我掏了个破笔记本,就那皮儿都磨秃噜边儿那个,开始当“稀有怪侦探”。接下来三天,我跟上班打卡似的,调了个每隔两小时就嗷嗷叫的闹钟。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开游戏,地图全开挨个飞:
- 嚎风峡湾的峭壁啃石者
- 北风苔原那到处晃悠的碎角
- 灰熊丘陵躲林子里的大臭熊泥齿
- 还有我死磕的那剥皮者老家
头三天的记录,看得我眼都花了
记了三天,本子上密密麻麻画满叉叉和圈圈。完全是一锅粥!根本不是网上说的那种准时准点冒出来。比如峡湾那个大蜘蛛一样的“峭壁啃石者”,有天早上九点给我撞见了,砍掉。按照八小时刷新,那得晚上五点出?我四点五十五就蹲在那儿了,结果等到六点半,天都快黑了,它才慢悠悠晃出来!这误差快俩钟头了!还有灰熊那只“大臭熊泥齿”,我看记录,死了两次之后刷出来的时间:
- 第一次:周二下午4点10分砍死
- 第二次:周三凌晨1点20分出现(咦,这都快9小时了?)
- 第三次:周三上午11点45分出现!这又变10小时了?
豁然开朗!原来怪还有数量限制?
就当我快放弃的时候,灵光一闪!万一地图上能存的稀有怪有数儿? 我找了个资料少、怪也少的冷门地图——凛风峡湾。这儿就三个稀有点。我硬着头皮清地图,把这区域所有稀有都砍了,然后蹲在那三个刷新点附近盯着。你猜怎么着?
- 刚砍完所有稀有,地图空空。
- 两小时后,第一个稀有(不是原来死的那三个之一!)在A点刷了。
- 赶紧砍了!
- 不到一小时,死掉那只才在原来的C点刷新!
地图越冷清,时间越靠谱?
摸到这条“数量上限”的规律后,我又回头翻自己那三天记录。发现灰熊丘陵那种地方,地图大,能存的稀有怪多,像“泥齿”这种刷的时间,早晚能差出两三小时!为因为坑位多,死早了后面排队的不急,可能多晃悠会儿才刷。反过来像北风苔原边角那种就一个点的,或者我刚才测试的冷清地图,怪少刷新快,时间反而卡得准点儿,误差一小时以内。
现在我是怎么刷怪的了
甩掉闹钟,扔掉死等,搞高效追踪!弄明白了这些弯弯绕,我现在是这么干的:
- 算个大致“时间窗”:比如“碎角”,知道基本盘是6-8小时刷,那我记下砍死它的时间,然后过5小时再去看。
- 留个“余量”:因为前面可能还有“排队”的,到了时间窗没看见?别急,再等等个把小时,也许正在“排队出坑”。
- 边干别的边刷新:等的时候,千万别死蹲!去旁边地图清清任务,收收矿草啥的,效率翻倍。时间差不多了一飞过去,刚落地它就刷脸上了,这感觉倍儿爽!
写在3
我也发现了,服务器搞活动维护,或者特别多人一块儿抓的时候,这规律也会抽风。但摸着这套路来,抓稀有成功率确实高了好多。纸上得来终觉浅,还是得自己下场摸爬滚打,才有真家伙!这破本子我可得收好了,全是经验教训。希望能帮你们也少走点弯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