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我在乡下看亲戚,院子里几只大白鹅特讨人厌,整天追着人咬。我当时就想,这玩意儿为啥这么凶?上网查了半天,发现有人说大鹅的祖先是野生的鸿雁,可不是现在的傻大鹅。这事儿闹得我非得亲自研究一把。
开头就一头雾水,先找资料试试水
我琢磨着先从书本和视频入手。我打开电脑翻 YouTube,好多视频都在讲大鹅怎么驯化的。可那些老外的解说太专业,术语一堆堆,听了我脑壳痛。我直接跑去农村的大集,蹲在鹅摊边问大爷大妈:“您说这鹅祖宗是啥鸟玩意儿?”结果大伙儿都笑笑:“还能是不就是山里飞下来的野雁嘛”我觉得不靠谱,得动手查实料。
我抱了一堆旧书回家,有县志还有动物图谱,翻来覆去熬了三天夜。里头提到一个关键点:野生鸿雁是主要祖先。书上说这玩意儿比家鹅小一大圈,还爱迁徙。我就纳闷了,现在的大白鹅肥得走不动路,谁还飞?我觉得得亲眼看看。
跑去养鹅场对比差异,看得我惊掉下巴
我立马联系老家附近的养鹅场,开车两小时才到。进门就跟老板搭伙混熟了,他给我指着水池子说:“那就是刚引进的老品种鸿雁。”我凑近一看,真小!跟小鸡似的。老板扔了块肉,它唰唰就飞走了。我又瞄了瞄旁边的普通大白鹅,嚯,那家伙懒洋洋躺草堆上打盹儿,叫都懒得叫一声。
我记下本子,发现几个最明显的差别:
- 体型:鸿雁瘦得跟竹竿似的,大白鹅圆滚滚像气球,根本飞不起来。
- 野性:鸿雁见人就跑,大白鹅反而追着啄我腿,害得我腿上挂彩。
- 下蛋:鸿雁一年就下五六个蛋,大白鹅每月都来一窝,老板笑着说这驯化得太猛。
更逗的是老板现场表演,他把鸿雁赶进笼子,那玩意儿闹腾得撞铁网;转手又拎只大白鹅进去,结果鹅只是哼哼两声就睡大觉。我还专门录了视频发朋友圈,一堆人点赞:“老兄你没事儿折腾鹅干”
实验折腾出发现驯化的后遗症
为了搞清为啥变了样,我弄了批鹅苗回来养。起初买了几只野生鸿雁后代,结果天天窜门逃跑,邻居投诉太吵。没办法,我又换了普通大白鹅苗,喂了俩月饲料,胖得肥猪似的。我对着一群鹅叹气:这祖宗和后代的差异也太大了!我蹲院子做笔记:
- 基因变异:书上说人类养了上千年,挑大个儿的养,搞出傻不拉几的品种。
- 行为懒惰:鸿雁后代还带点警觉,大白鹅完全靠人喂,活脱脱被宠废了。
这事儿越整越明白,我把对比数据整理成表格,打印出来贴墙上。媳妇儿见了笑喷:“你忙活半个月就为了搞鹅的八辈儿祖宗?”我回怼:“这不是实践精神嘛”
总结下,大鹅的祖先就是野鸿雁,驯化后变懒变笨还变凶了。这事儿让我学了个道理:动物也跟人似的,一安逸就废掉天性。现在见鹅我就躲远点,省得又被啄得满腿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