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下午刷微博突然看到热搜跳出来个"喜茶道歉",紧接着又冒出个"杜蕾斯道歉",顺手点进去一看差点把枸杞茶喷屏幕上——这俩品牌居然联手搞了波阴间联动!当时我正整理新视频脚本,鼠标一甩就开始吃瓜。
一、抄起键盘挖真相
直接关了文档打开三个浏览器窗口:左边挂热搜实时讨论,中间开品牌官微评论区,右边搜网友录屏存档。刚滚动两屏就发现事情不对劲——杜蕾斯官微发了张海报,奶茶杯上明晃晃印着避孕套包装样式,喜茶还转发互动写什么"一滴都不许剩"。底下网友炸锅的评论跟开闸洪水似的:"我刚给孩子点了芝士葡萄!""外卖小哥看我眼神都不对了!"
- 早上十点杜蕾斯先发海报
- 喜茶十分钟后转发玩擦边梗
- 中午妈妈群开始疯狂截图转发
- 下午两点#"抵制低俗营销#"话题阅读量破亿
二、翻出小本本做比对
从书柜底层抽出2019年的工作笔记,翻到食品快消案例分析那页。当年杜蕾斯和喜茶搞过联动,但就出了个"喝杯喜茶催催桃花"的含蓄文案。这回可直接突破安全线搞成性暗示,笔记本上红笔写的"用户心理安全区"五个大字当场糊他们脸上。
顺手在便签纸上画了个用户情绪对比表:
- 闺蜜聚会拍照道具
- 办公室续命神器
- 小朋友周末奖励
- 超市结账时快速抓取
- 电商平台隐私发货
这俩需求场景撞在一起,活脱脱就是让小学生闯进成人用品店的灾难现场!
三、血泪经验拍桌板
看到品牌凌晨发道歉声明时,我气得把去年做的提案摔出来了。当时某母婴品牌想找情趣用品做联名,我指着用户画像数据拍桌子吼:"你们想让宝妈们带着婴儿车逛计生用品柜台吗?"结果今天同样剧情换个主演又演一遍。
最让我血压升高的是公关话术——喜茶声明里写"未充分考虑消费者感受",杜蕾斯说"未把握好尺度"。这不就跟当年我前领导一个德行吗?那会儿他硬要把婴幼儿辅食包装设计成医院输液袋风格,美其名曰"行为艺术",结果家长投诉"看着像给孩子打毒药"。事后检讨会说"未充分考虑用户观感",实际就是闭门造车的傲慢!
四、凌晨三点写下复盘
灌了两杯浓茶开始敲键盘。先框死核心品牌跨界不是开盲盒,用户信任比流量重要一万倍。具体埋了三个雷点:
- 场景错位:把私密用品和公共饮品混搭,相当于在幼儿园发避孕套当气球
- 数据偷懒:只盯着18-25岁活跃用户画像,忽视妈妈群体才是奶茶实际购买主力
- 审核抽风:这种海报能过审,证明品牌部把门的老大爷打瞌睡
补了段私人感悟:去年有家情趣内衣店找我做联名,要求把包装盒设计成奶茶杯样式。连夜翻出闺女学校运动会照片怼过去:"你让家长们怎么跟孩子解释校门口派发的情趣奶茶?"对方市场总监讪笑说就想要年轻流量。现在看到翻车的喜茶团队,特想把那句话甩他们脸上——有些钱跪着也别赚,良心比KPI重要。
合上电脑天都蒙蒙亮了,窗外飘来早餐铺的油条香。突然想起今天还得接闺女放学,她要是闹着喝奶茶可咋解释?总不能说"这是杜蕾斯哥哥推荐的饮料"!啧,这俩品牌造的孽还得家长擦屁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