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线索
昨天整理书架,手欠翻了本旧得掉渣的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正巧瞅见苏轼那章。这老小子写荔枝写得肉麻兮兮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——好家伙,一天三百颗?这哥们儿牙还要不要了?我好奇心蹭就冒上来了。
查证过程
立马打开电脑扒拉资料。先翻了个《荔枝谱》,里头白纸黑字写着北宋那会儿荔枝根本运不到北方,在岭南都是稀罕玩意儿。接着搜苏东坡被贬的路线图,眼睛扫到“绍圣二年谪惠州”这行字,鼠标啪地停住了——惠州可不就在荔枝窝子里!再翻他写的东西,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这种标题直愣愣拍在屏幕上,诗里头“海山仙人绛罗襦”形容得我口水都要下来了。
锁定目标
蹲在超市冷柜前扒拉半天塑料盒子,总算找着标“广东增城挂绿”的玩意儿——核小肉厚,看着确实像书里吹的“凝如水晶”。回家路上脑子里全是苏轼偷摸啃荔枝的画面:这老饕当年在岭南,怕不是天天翘着二郎腿坐门槛上嘬荔枝肉?
亲身验证
洗完荔枝抓了颗剥皮,滋溜一下滑进嘴,嚯!冰凉的甜浆直接炸满口腔!连着吞了二十来颗才发现老婆在旁边瞪眼:“你不怕血糖爆表?”这才回过神,古人“三百颗”绝对是吹牛——别说三百,三十颗下去我舌头都发木了!
真相大白
瘫在沙发上剥着一颗荔枝突然想通:这哪是真吃三百颗,分明是吃货上头说疯话!就像我去年在潮汕连吃三盘生腌,撑得扶墙走还嚷着“明天再来”——纯属被美味冲昏头瞎嚎!苏东坡指不定也是塞得肚子滚圆,打着嗝在宣纸上撒酒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