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教程 正文

古代大文豪爱用呵呵是真的吗 背后藏着3个有趣原因

昨天翻苏轼集子看到句“一枕无碍睡,辄亦得之耳,呵呵”,当时就乐了。这“呵呵”也太现代了?撸起袖子开查,直接把电脑搬到客厅餐桌上开工。

第一步:翻诗词库

先把《全宋词》电子版打开搜“呵呵”,好家伙跳出来七十多条。王安石《诉衷情》里写“蓦然旧事上心来,无言敛皱眉山翠”,后面跟着句“呵呵”。陆游更绝,《老学庵笔记》直接说“尊者忧患,小字呼人即笑其俗,呵呵”——合着宋朝文人互喷也用这词。

古代大文豪爱用呵呵是真的吗 背后藏着3个有趣原因

发现一:唐宋流行表情包
  • 李白“我醉欲眠卿且去”要是加个(呵呵)毫无违和
  • 白居易给元稹写信“垂老相逢渐难别,白头期限各无多”后面接“呵呵”
  • 跟现在微信发个表情包意思差不多

第二步:追印刷史

跑书房翻出《书林清话》,查到宋朝刻书匠常用“呵呵”省版面。有页明代医书《普济方》影印本特别逗,写着“治鱼骨鲠喉方:用猫尿灌入口中,呵呵”,这“呵呵”明显是提醒读者此处有玄机。

发现二:古人排版省钱妙招
  • 竹简时代刻个“呵”字要削七刀
  • 活字印刷时“呵呵”比“大笑”少用俩字模
  • 跟现在打“hh”代替“哈哈哈”一个路子

第三步:被现实打脸

正查得兴奋,老婆突然喊:“阳台纱窗让猫抓烂了!”跑过去一看,纱窗破洞上居然黏着撮猫毛,肥橘蹲旁边一脸无辜。收拾完回书房,发现屏保都启动了——刚才查资料的网页没关,有篇论文说唐代《游仙窟》把“呵呵”当口哨声记录。

古代大文豪爱用呵呵是真的吗 背后藏着3个有趣原因

发现三:呵呵另有玄机
  • 明朝《字汇补》写着“呵音豁,呼气也”
  • 古琴谱里的“呵呵”是模拟泛音吟诵
  • 敢情文人听到琴声“呵呵”,跟我们听到BGM抖腿似的

查完瘫在椅子上发呆,突然微信响了。老家表弟问:“在吗?帮我写个作文开头呗,题目是《论古人智慧》...”我反手把电脑里苏轼的“呵呵”截图发过去。三秒钟后他回:“哥,这算引用名人名言不?”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