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就最近在刷抖音短视频的时候,经常看到一个超级火的梗——“小飞棍来喽”,感觉哪儿都在冒出来,好像刷啥视频都能碰上几回。一开始我还纳闷,这啥玩意儿?怎么就爆火起来了?反正我这人好奇心强,就琢磨着,不如自己动手研究研究,看看到底怎么回事。于是我就把手机往桌上一摆,准备从头扒拉扒拉这个梗的来龙去脉。
第一步:蹲家里疯狂刷视频挖源头
我先从抖音里头开始翻,关键词输“小飞棍来喽”,结果一大堆视频往外蹦。点开看第一个热门视频,是个普通用户拍的搞笑片段,就一个小哥们突然从镜头外窜进来,嘴里喊着“小飞棍来喽”,再配上贼搞的舞蹈动作和背景音乐,一下把人逗乐了。当时我就想,这个表达真带劲儿,跟生活中大家突然出现说“来喽”似的,挺接地气。然后我继续翻翻,发现好多大V账号也跟风做同类内容。我就合计,为啥大家都这么热衷?试着给几个视频评论点了个赞,结果系统立马推更多“小飞棍来喽”的给我,刷得手机发烫。刷了两天,手机电量都快撑不住。这个过程让我嗅出一个味儿——短视频平台这推送算法太强了,一传十十传百,想不火都难。
第二步:泡网上扒资料找传播规律
光刷视频不够,我寻思得找点硬料,所以又开了电脑搜相关讨论。点进微博热搜一查,“小飞棍来喽”真排到前头了,网友评论都炸开花,有哈哈笑的,有吐槽的,还有不少人自己剪了新版视频放出来。我看了下时间线,这梗火起来才一个月不到,但阅读量居然破亿了。这时候,我就跟老婆聊这事儿,她笑着说:“这不就跟咱小时候玩捉迷藏似的,谁突然蹦出来说个‘来喽’就吓一跳?”她这随口一句提醒了我——搞笑的梗得简单又亲民,让人一看就懂。我盯了几个数据分析帖子,发现用户参与度超高,比如随手拍个模仿视频就能涨粉丝,这让我明白,参与感是另一个关键点。
第三步:整整理出三大爆火关键点
忙活一星期,我坐沙发上倒腾笔记,把收集的零碎信息往一堆儿拼。提炼出三个最核心的原因,简单来说,就是这三点决定了“小飞棍来喽”能成爆款:
- 超级搞笑接地气:原视频那小哥突然蹦出来的方式太逗了,配上魔性音乐,谁看了都容易笑喷。
- 平台算法使劲推:抖音这种地方,系统看你点一次就狂推,搞得人人都刷到,根本躲不开。
- 网友跟风玩得嗨:好多普通人自己也拍着玩,门槛低,一传十十传百,大伙儿都参与了进来。
理出这三点后,我就觉得挺满足的——简单的东西反而容易火。
研究完后,我自个儿也闲着没事,拍了个版本放朋友圈。本以为是玩玩,结果朋友全来点赞,说我模仿得像。现在想想,这经历真挺有意义,就跟上次我追热梗一样。记得去年追另一个爆火话题时,我还差点加班猝死,结果老板说“太闲了”?从那以后,我就更爱自己折腾这类事儿,免得被工作压垮。研究完了就拉倒,分享出来给大伙儿参考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