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我在厨房炖红烧肉,炒着炒着,顺手从柜子里摸出瓶老抽,哗倒进去一小勺。锅里的肉一下子变黑了,香味也跟着飘上来。结果我心里犯嘀咕:这个老抽,名字里带个“老”字,到底啥意思?平常我都稀里糊涂地用,从来没细琢磨过。越想越觉得好奇,干脆挽起袖子,决定亲自查个明白,别天天当个糊涂厨子了。
开头是这么折腾的
我先跑去厨房,翻来覆去把那些瓶瓶罐罐都扒拉出来。生抽、老抽摆一块儿,凑近闻了闻。生抽闻着挺鲜的,带点淡淡的豆腥味儿;老抽,气味儿沉沉的,像木头渣子味。还试着舔一口尝鲜,生抽咸滋滋的,口感清爽;老抽倒没啥咸味,反倒粘稠糊嘴,舌头一咂摸,觉得有点甜丝丝的回味。
心里头更糊涂了:搞不懂“老”是啥来头。掏出手机搜了一圈,东看西瞧,发现网上说法乱七八糟。有的讲“老”指发酵时间久,有的说就是颜色深的意思。还特意打电话问邻居王大妈,她在老家开过小餐馆,经验多。王大妈嘎嘎一乐:“你个愣头青,光尝哪够,得动手试!做两盘菜,比一比不就清楚了?”她这话点醒了我,对,纸上谈兵不管用,实践出真知嘛
动手实验的详细过程
回家我就开火准备材料,选了最简单的炒青菜。分两锅炒,一锅用老抽,一锅用生抽,每样只加一小勺,别的影响全不掺和。操作起来直冒汗:切菜、倒油、放锅、翻炒,一样不落。炒出来对比一看:
- 老抽炒的青菜,黑油油的,像块木炭;
- 生抽炒的青菜,翠绿绿的,看着就清爽。
味道上,我又尝了几筷子:老抽那锅,青菜吃到嘴里软乎乎的,没尝出咸味,倒有点糊味儿,后劲回甘像麦芽糖。生抽那锅,吃起来嘎嘣脆,咸咸的挺鲜亮,但少点香气。来回试了几次,结果一模一样,老抽不光颜色深,味道也变“老”了。
接着查资料,想起王大妈提过发酵的事儿。跑到超市,在酱油货架上转悠半天,翻标签比较:老抽都写着“长时间发酵”,生抽是“快速发酵”。回家冲进厨房,把老抽酱油倒进小碗,晾一会儿,发现碗底沉了层渣子,黏糊糊的;生抽晾干了没渣,干干净净。这下真明白了:“老抽”的“老”,就是发酵时间长,耗工夫的意思!
搞清楚的道理
折腾一整天,胳膊都酸了,但收获不小。老抽的“老”字,原来指发酵时间久,像老酒一样慢慢变醇。影响味道方面:
- 颜色深黑,能让菜看起来油亮亮;
- 味道不咸,反而变浓稠带点甜,给菜添份香味儿。
现在我可算是清楚了,每回炖肉炖菜,都顺手多倒点老抽,不光上色好看,味儿也变得更香浓。下次厨房里用酱油时,您也试试,保证简单省心,别像我瞎琢磨半天才发现真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