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西瓜甜不甜的事儿。早上菜市场溜达看见西瓜摊,突然想起网上老说冰镇西瓜更甜,可我家冰箱冰出来的瓜总觉得差点意思。干脆自己动手试试!
动手前准备
我特意挑了俩长得差不多的本地瓜,拍起来都“咚咚”响。回家先把其中一个对半切,拿保鲜膜严严实实裹上,直接塞冰箱冷藏层最里头。另一个就放厨房阴凉墙角,模拟常温状态。
等得心痒痒
硬是憋了四个钟头才开冰箱。冰镇瓜拿手上透心凉,案板上一放还冒白气。常温瓜摸着温乎乎。两边各切出六小块,混着装白盘子里,闭着眼让媳妇随便打乱顺序——怕自己心理作用。
第一口就翻车
抓起块冰凉的塞嘴里,嘶——凉得牙酸!甜味儿像被冻住了,嚼半天才慢慢渗出来。接着尝常温的,甜味反而窜得快,汁水也哗哗的。连着试了三轮,我和媳妇都指认常温瓜胜出。
坑在这儿! 原来冰大发了真不行。查了资料才明白:
- 西瓜糖分压根儿不会因为低温变多
- 人舌头遇冷就迟钝,甜味感知直接打折
- 低温把瓜香气都锁死了,吃着不香自然觉得不甜
不死心再战
把剩的常温瓜切四分之一,这回不放冰箱深处了,改放冷藏门格。掐着表等四十分钟,摸着微凉就拿出来。这口感才对路!清凉但不冻牙,甜滋滋的味道明明白白在舌尖蹦跶。
顺便解锁了个野路子:捏一撮盐撒瓜瓤上!盐粒子碰到汁水的瞬间,甜味“噌”地窜高了两档,跟变魔术似的。原理倒是简单——咸味把甜味衬托得更突出了呗!
血泪经验包
- 冰镇过头不如不冰:冷藏门格四十分钟刚刚好
- 保鲜膜必须裹紧:串味还容易蔫巴
- 切块别太大:小块降温均匀,省得外冰里热
- 暗号是“撒盐”:真的!信我!就撒米粒那么大点!
抱着半拉微凉西瓜坐阳台,晚风吹过来的时候突然想通:过日子跟吃瓜一个理儿,图痛快猛灌冰水,反倒品不出滋味了。还是得慢点儿,凉热刚好才甜到心坎里。
(对,现在冰箱里常年备着个西瓜屁股——专门留着给媳妇撒盐玩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