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如何选择青少年普法小程序?这4点教你避开坑

昨天在群里聊到青少年普法的问题,发现很多家长都在抱怨给孩子找普法小程序踩了不少坑。刚好我这半年也给家里小崽子试了七八款,今天就把自己的折腾过程捋一捋。

最开始接触

今年三月份学校要求线上普法打卡,我随手在手机商店搜"青少年普法",第一个跳出来的就点了下载。结果装好发现里面全是付费课程,点任何内容都要解锁会员。孩子兴致勃勃选了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动画,播到两分钟突然弹窗要付198块年费,气得娃直接把平板摔沙发上了。

如何选择青少年普法小程序?这4点教你避开坑

隔周换了个号称"教育局合作"的小程序。这回界面倒是清爽,但点进答题模块就露馅了——有道题问"15岁少年偷窃财物价值多少构成犯罪",四个选项居然全是错误答案。我对照刑法条文一看,题目本身就把立案标准搞错了五千块钱!这种错误内容给孩子学还不如不学。

摸着石头过河

后来我学乖了,每次安装都分三步走:先查背景(运营方是不是正经机构)、再看内容(随机抽五道题验证准确性)、试功能(孩子能不能独立操作)。这么一筛,七成小程序倒在第一步——光那个《XX普法》点开用户协议就露馅,写着"本平台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",这种直接卸载。

如何选择青少年普法小程序?这4点教你避开坑

最气人的是某个界面花哨的APP。孩子用了两天突然弹出"通关抽奖转盘",诱导分享三个群才能抽奖。十岁的小侄子信以为真,拿着他妈手机真转了家族群,结果抽到张"法律咨询代金券",还得再充500才能用。我当晚就写了2000字投诉信发网信办。

血泪换来的经验

现在固定用的那款是跑了三次教育局问出来的,总结这四点必须死磕:

  • 资质要扒三层皮:别信宣传页写的"权威合作",直接去司法部官网查白名单
  • 内容得手动核验:重点看婚姻继承/校园霸凌这些青少年高发领域,错一道题就卸载
  • 防沉迷是底线:超过20分钟必须自动锁屏的才靠谱
  • 花钱的扭头就走:真正官方的普法资源根本不会要钱

前天发现之前卸载的某个收费APP改头换面又上架了,图标上加个国徽就敢说自己是"司法专用"。气得我直接在他们客服对话框贴出《网络安全法》第41条,三分钟后账号就被拉黑——你看,这种连基本法律都怕的玩意儿,能教孩子什么?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