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折腾《上林赋》可算把我累够呛。这玩意儿四千多字,开头两句就给我整懵了——“左苍梧,右西极”,苍梧是山名还是地名?西极又指哪儿?直接卡壳。干脆把笔记本摊桌上,从头捋。
第一步:先摸清这赋想干啥
抓头发翻了半天资料,才搞明白这是司马相如拍汉武帝马屁的。夸皇家猎场上林苑多牛呗!心里有数了:全文就干两件事——吹风景多美,吹皇帝打猎多威风。 目标清晰,读起来就不慌。
第二步:生僻字?分类收拾它!
读第三段实在扛不住,满屏怪兽名:“貘犴猱猨”长得跟二维码似的!气得我把生词全摘出来分堆:
- 动物类单独列一页,查完才知道貘像熊、犴是野狗
- 宫殿名画成小地图,“离宫别馆”统统当度假别墅理解
- 植物直接标拼音,什么“楩柟豫章”管它啥树,反正是木头!
第三步:傍着注释往前蹭
翻出带译文的电子版对照看。读到“荡荡乎八川分流”正懵,注释跳出来说指长安八条河。立刻拿红笔在“八川”旁画了八道水波纹。后来遇到“拖蜺旌”这种妖魔鬼怪,直接看译文——,就是彩虹旗嘛硬骨头全靠注释啃下来。
第四步:思维导图救命了
看到中间彻底乱套:刚说完河流又蹦出建筑,建筑没完野兽乱窜…急中生智画了张大导图:
- 最粗树干写“夸环境”、“夸狩猎”
- 树枝分地理、动物、宴会
- 树叶标具体句子,比如“青龙蚴蟉于东厢”归到建筑装饰
效果出乎意料
折腾三小时合上笔记本,随便翻到赋里某句“磷磷烂烂”——这不形容宝石闪光嘛以前天书般的段落,现在至少懂七八成。死磕字不如抓主干,分类破词+导图理脉络,比蛮干强十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