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种的那垄老姜可把我折腾坏了,头回下手太心急,八月就吭哧吭哧去挖。结果扒拉出来的姜块跟指甲盖似的,掰开一瞅纤维嫩得能掐出水,炒菜没姜味儿不说,存两天全蔫发霉了。这回我算是铁了心要蹲到对的时候!
一、死磕观察记录
打九月起我天天泡地里,手机相册全是姜秆子。起初叶子还绿油油挺精神,十月初发现顶端叶子开始打卷儿,杆子从绿转黄再泛红。最关键的信号是等杆子彻底枯成柴火棍——十月底那几天降温,清早见着垄沟里凝了层薄霜,秆子咔嚓一折就断,心里立马有谱了!
- 工具别花哨:扛着家里刨土豆的旧铁耙,沿着姜垄斜着45度深插,离杆子半尺远下耙,避免戳破姜块;
- 抖土要耐心:刨出来的土疙瘩先别硬掰,搁太阳底下晒十分钟,等土坷垃裂缝了再用手轻轻揉搓;
- 晾晒有讲究:带泥的姜块直接铺在院儿水泥地上,中午晒两钟头就去阴凉处通风,连晒三天皮就绷紧了。
二、血泪教训对比
去年那批八月挖的嫩姜,煮姜糖水都嫌寡淡。今年蹲到十一月初才收,姜皮糙得像树皮指甲划不破,掰开的断面金黄丝儿密实粗壮,那股辛辣味冲得我直打喷嚏!媳妇炖红烧肉扔了两片进去,满屋子飘香,连邻居都伸头问是不是卖香料。
最乐呵的是我家熊孩子,去年偷啃嫩姜辣得直跳脚,今年非要抢块老的咬。结果这老姜硬得像木头,他小牙硌了半天连印子都没留下,气鼓鼓举着姜块找锤子——这种硬度存地窖,来年开春都不会皱缩!
现在彻底悟了:霜降前后到十一月才是真黄金期!姜秆子枯透是老天爷发的短信,收到就别犹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