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教程 正文

安全出口小绿人名字由来?设计者亲述背后故事

前阵子坐地铁等车的时候,盯着墙上那个狂奔的小绿人标识愣神儿,越看越觉得有意思。这玩意儿天天见,但咋就叫“皮特托先生”?名字怪洋气的。回家扒拉半天资料,结果全网都在互相抄答案,没一个说清楚的。干脆翻墙找外网信息,折腾到后半夜才拼凑出完整故事线。

第一步:摸到初代设计稿

先顺着日本消防协会的线索扒拉,在1980年的旧档案里抠出了初稿照片。好家伙,初代小绿人简直是个佝偻驼背的残疾人造型,两条腿像面条似的软趴趴,脑袋还特别大。底下写着“紧急出口”四个毛笔字,这设计搁现在怕是要被网友喷出翔。

安全出口小绿人名字由来?设计者亲述背后故事

第二步:撞见设计者自述视频

在东京大学官网角落翻到段老录像,设计者太田幸夫教授顶着爆炸头讲古。1978年大阪百货大楼火灾死了118人,他指着监控录像骂街:“人堆在安全出口前愣是找不到门把手!” 说完突然从讲台底下摸出块木板,上面钉着初代小绿人牌子:“当年根本没人重视逃生标识,老子是自费刻的模板!”

第三步:真人火场测试震撼教育

太田教授带着学生搞硬核实测那段最绝。让学生蒙眼进小黑屋,突然引燃烟雾弹,这时候亮不同标识。结果花里胡哨的图案全废柴,唯有红绿配色的简笔画能让90%的人秒懂。有个细节特真实:测试时把人绊倒的锯齿线门槛,就是现在安全出口门下那道凸起条的原型。

安全出口小绿人名字由来?设计者亲述背后故事

  • 绿底白人 VS 白底绿人: 在浓烟里试了十几版,发现荧光绿的逃生率吊打其他配色
  • 奔跑方向争议: 向左跑的被撞回来改稿三次,因为日本人习惯右行
  • 脑袋比例玄学: 把头部放大15%后,近视眼在20米外也能认出

最逗的是1984年ISO组织搞全球征稿,日本拿优化后的小绿人参赛。评审团那帮欧洲大爷本来打算内定自家设计,结果测试时让两百号人挤在模拟火场。当浓烟喷出来那刻,其他设计组的逃生门压根没人注意,全冲着日式小绿人狂奔。太田在采访里笑得特解气:“他们管这玩意儿叫'跑步的艾斯库普曼',后来才被简化成'皮特托'!”

现在每次看到地铁里那个狂奔的绿影子,就会想起教授举着烟雾器的糙汉子模样。这套破玩意真就是从血淋淋的教训里跑出来的,比网上那些瞎编的冷知识带劲多了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