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们说,这海藻缠身的玩意儿,一开始我傻乎乎的啥也不懂。你们知道不?那天我在海边溜达,浪哗打上来,突然瞅见一个棕乎乎的东西在石头上爬,身上挂满了绿油油的海藻。我以为是海狮,心说这下可逮着了,赶紧掏出手机咔嚓咔嚓拍。
第一次现场观察
我蹲那儿盯了老半天,那个动物在水里扑腾,还时不时挠两下身子,海藻缠得乱七八糟的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它一扭头,我一看眼睛圆溜溜的,尾巴短粗粗的,这根本不是海狮!海狮身上光溜溜,顶多沾点儿沙子。我立马抓瞎了,记在小本本上写着“疑似海狮错误记录”。
回到家,我翻了一堆书还问邻居大爷,大爷是退休渔夫,他嘿嘿笑说:“你个新手,搞混了海狮和海獭!海獭那小子才爱缠海藻。”我一拍大腿,原来是这样!第二天大清早,我又跑去海滩实践第二轮。
摸索识别技巧
这回我学乖了,带个望远镜专门找。先扫海边浅水区,看见个东西抱着个石头噼里啪砸蛤蜊。我凑近瞅,它把海藻往身上一卷,裹得像个粽子。我记下来:动作特征——
- 前爪灵活,总在翻腾海藻。
- 身子圆鼓鼓,毛发长,海藻贴得紧。
- 睡觉时漂水上,拿海藻当锚防止漂走。
后面几天,我天天去蹲点,有回还遇上暴雨,淋成落汤鸡。但我观察到:如果动物游得贼快,还爱钻深水,那就是海豹了;可如果是海獭,它慢悠悠漂着,缠海藻当饭桌或床铺。新手最容易搞错的就是只看见棕毛,以为都一样。我得了个诀窍:靠近了看嘴巴,海獭胡子翘翘的,像个小老头。
总结与成果
前后折腾半个月,总算搞明白了。现在识别海獭,新手就记两点:第一,别在海边瞎猜,盯它们睡觉模样——缠海藻漂水上准没错;第二,动作别急,看清楚毛发和爪子互动。嘿我这实践下来,笔记本上画满海獭卡通像,回头再分享具体攻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