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一开始真让我白忙活一场。上个月我妈那体检报告一出来,嚯!那血脂高得吓人,尤其那个“低密度”指标,箭头都快戳破纸了。老太太本来就有高血压,血糖也不那么稳当,典型的“三高”,医生拿着单子直摇头,念叨着得好好控制饮食,尤其提了嘴“少吃点肉”。
老人家的倔劲上来了
回家路上我妈倒是不慌,嘴里就嘟囔着一句:“不就是肉嘛那我从今天起一口都不沾了,看它血脂还能高到天上去!”我一听就头大,这老太太,认死理儿,她想不吃肉,那真是连肉渣子都别想让她碰。我心里犯嘀咕,三高老人真是一点肉不吃能管用? 光不吃肉就行?想想我自己以前瞎琢磨的那些养生方法,踩坑踩怕了,这回真不敢让她这么胡来。
我干的那些“傻”事
既然老太太决心已定,拦是拦不住。我只能卷起袖子开整,琢磨着怎么让她既不吃肉,又不至于饿着或者缺营养。
- 第一步:给冰箱厨房搞了个“大清剿”。 排骨汤?藏冷冻室最底层看不见的地方。酱牛肉、午餐肉这些熟食,连带我妈爱吃的肉包馅饼,通通打包塞我车里,中午带去办公室当午饭给她解决掉。老太太想吃块腐乳都行,但凡看到带点油星的荤腥,我立刻警惕起来,那感觉跟防贼似的。
- 第二步:钻研“素”菜谱。 上网翻了几个圈,啥蒸南瓜、拌菠菜、香菇炖豆腐轮着上阵。我寻思着,肉是不给了,那鱼虾什么的不是也说好吗?专门买了新鲜的虾仁和海鱼,中午做个清蒸鱼、白灼虾,结果晚上回家一看,老太太皱着眉头,筷子都没动几下。问就是“腥”,说这腥味儿她咽不下去!我又懵了,不吃肉,连鱼虾也不吃?这不就剩纯素了!我这老母鸡似的操碎了心,全白费力气。
- 第三步:硬着头皮查资料问朋友。 心里越来越没底,我逮着机会就追着医生问:“医生,我妈这样死扛着一点肉腥不沾,能行吗?光吃菜叶子?”人家医生倒没直接否定不吃肉这事儿,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,说:“营养均衡更重要,而且…有些人长期不吃肉,蛋白质不够或者其他营养素缺失,反而不利健康。”我一听这话,心里咯噔一下,再上网仔细一查,果然跳出好些“完全不吃肉可能影响血管弹性”、“缺蛋白质可能抵抗力下降”之类的说法。
这么折腾了大半个月,我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。人整个蔫了。平常饭桌上还能扒拉几口肉沫的她,现在对着满桌绿油油的菜,食欲肉眼可见地往下掉。以前晚饭后能下楼溜达两圈,现在才走几步就说腿发软没力气。有天起夜,在洗手间里还差点滑了一下,给我吓得够呛。跟老邻居聊天才知道,她家老人也有类似情况,后来检查说是有点缺钙——这不正有可能嘛
熬到月底去复查,结果哭笑不得
好不容易熬到了复查的日子,我妈还特有成就感:“这回肉我可是管住嘴了,血脂肯定下来了!”结果拿到报告单一看,我们都傻眼了。
- 低密度胆固醇(坏的那个):比上次确实降了一点点。
- 高密度胆固醇(好的那个):居然也跟着往下掉了一点!
- 甘油三酯:这个数值跟上次比,根本没什么明显变化!
最让我后怕的是,医生指着另一份检查单说:“老太太这肌肉量有点往下走,得注意蛋白质补充,还有这骨密度也略微偏低了些……”我心里那个懊悔,折腾半天,血脂下降效果不明显,还差点把身体底子给搭进去!
后来实在没辙,趁着复查完老太太心情还不错(毕竟看到坏胆固醇箭头短了点),我连哄带骗:“妈,您看咱也不能因噎废食是不是?医生说白肉(鸡肉鱼虾)还是能适当吃点的,补充营养嘛要不这样,咱每天就吃一小块鸡胸肉?一点点鱼?保证挑最瘦的地方……”好说歹说,才算是让她接受了“吃一点点”的方案。
偷吃的“猪蹄事件”与我的醒悟
这事儿过去大概一周后,最搞笑也最让我窝火的一幕来了。一个周末,我本来想着给老太太改善伙食,炖了个大骨头汤(没敢放肉多),还特意撇干净了浮油。结果晚上去厨房拿东西,发现角落里藏了半个油腻腻的东西……凑近一看,我差点背过气去——半块大猪蹄子!
“妈!这是哪来的?!”我几乎是吼出来的。
老太太明显慌了神儿,支支吾吾半天:“就…就楼下超市打折…闻着香…你爸他偷偷带回来的……我就吃了一点点……”我看着她心虚又有点委屈的样子,简直是哭笑不得!费了牛劲不让她碰肉,她居然给我整出“猪蹄加餐”!我爹在旁边憋着笑,一副“被抓包了”的表情。
那一瞬间我真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大的傻子。跟防贼一样防这防那,完全不吃肉?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尤其对那些吃了一辈子咸酸肥腻的老人来说。医生早就说了要“控制”、“均衡”,是我理解成“完全杜绝”,把自己和老人都搞那么累,效果还不简直就是瞎折腾!
现在我想明白了:让三高老人一点肉不吃降血脂?效果真的有限还遭罪!核心在于合理吃、吃对肉!瘦的去皮鸡肉、清蒸鱼、虾、精瘦肉,每天量控制好(医生说就手掌心那么大点),做法清淡少油,比完全戒掉强百倍!光抠着“不吃肉”三个字钻牛角尖,不如实实在在把整体饮食习惯调整油少放、盐少放、主食粗细搭配、多吃蔬菜水果,别迷信任何极端做法。我这一个月跟斗栽得,算是彻底看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