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刷手机,看到一个题目:“以下哪个成语与求全责备意思相近?”,一下子勾起我的兴趣了。我这个人嘛平时就爱琢磨成语,觉得它挺能总结生活里的道理的。求全责备这个成语,意思我知道,就是要求别人完美,动不动就挑刺儿、指责毛病。题目说要从四个选项里选出最像的,我心里痒痒的,决定好好实践一把,把自己怎么找答案的过程记录下来。
开头的瞎猜阶段
我懒得动手查资料,光靠脑瓜乱想。我记得以前听过的几个成语,比如“一针见血”,意思是说话直中要害;还有“一诺千金”,形容说话算数。我琢磨,这不也挺像指责别人的吗?立马打开朋友圈,顺手发了一条:“问大家个问题,求全责备跟一针见血是不是差不多?”结果,朋友们骂疯了:“你这啥脑子?一针见血是夸人求全责备是损人差,差得远了!”我看得傻眼了,脸红耳赤,赶紧删了那条朋友圈。这开头儿就出洋相了,搞得我灰头土脸的。
然后,我冷静下来,打算认真对待。先在桌子上翻出本旧成语字典,那玩意儿还是我闺女小学时候买的。翻到求全责备那页,解释写的是“用完美标准苛责别人”。我记性差,得动手写笔记,就在纸上胡乱划拉:“挑刺”、“刻薄”、“找茬”。我掏出手机,打开百度搜了搜相关成语,跳出来一堆选项:A. 吹毛求疵 B. 一见如故 C. 三心二意 D. 千锤百炼。我看得晕头转向,尤其B选项一见如故,感觉像是两人关系和求全责备完全不搭边。这阶段,我就跟瞎猫抓老鼠似的,到处乱撞。
找资料的折腾劲儿
实践就得动手嘛我不光靠网络,还跑去找行家问问。我邻居是个语文老师,我冲过去敲他门:“老张,帮忙看看这个问题!”他一脸不耐烦:“正忙着改作业,没空!”我死缠烂打,硬把他拉出来在院子里坐。他一看题目,鼻子哼了声:“你这不是小儿科?吹毛求疵才对味儿!”我追问为他解释:“求全责备是要求别人完美,吹毛求疵是吹毛求疵——就是在毛上挑刺儿,也是鸡蛋里找骨头的意思,这不一模一样?”我一听,恍然大悟:“对!我怎么没想到这茬儿。”
回到家里,我不放心,决定加深记忆。上网继续搜例子,发现网上有博主用搞笑视频演示:求全责备就像爸妈嫌孩子考试没满分,吹毛求疵就像老板骂你报告有个错别字。我一边看一边乐呵,还在笔记上加标记。不过中途手贱点了广告链接,手机卡死了,气得我差点摔手机。折腾了半天,总算把要点求全责备和吹毛求疵都表示过分挑剔,完美主义地指责人。
生活中的一个真实教训
这整个实践过程让我想起件糟心事。去年我在前公司上班,老板就是个求全责备的主儿。我辛苦写个项目报告,每个细节都敲过,交上去他瞪眼就骂:“这排版歪了零点一厘米,你也敢交?”我解释半天,他一句“吹毛求疵”扣下来,说我工作态度差。我气不过跟他顶牛:“您这是不是求全责备过头了?”他却冷笑:“我这叫高标准!”结果,年终考评给我扣分,年终奖缩水一半。我憋屈得很,回家跟老婆诉苦,她却说:“人家是挑刺儿专业户,你学精点,别硬扛。”从那以后,我见着这种老板就绕道走,跳槽换了个宽松单位。
回头想想,这回实践就跟那段经历一样:瞎猜阶段像乱撞的小事,查资料阶段是找解决方法,生活教训让我更懂成语背后的理儿。确定答案是吹毛求疵,因为它和求全责备都强调无理取闹地挑毛病。通过这个过程,我学会了成语不光要死记,还得联系生活、请教行家,否则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