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个琢磨语文考题的时候,突然卡在“横看成岭侧成峰”这句上了。脑子一抽风,死活想不起这写的到底是哪座名山!这词儿熟得都快包浆了,课本里肯定学过,可偏偏关键时候掉链子。不行,非得把它翻出来整明白不可!
一头扎进资料堆,结果被带沟里去了
我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搜。输入那句诗,哗出来一堆结果。排前头的几个网页都斩钉截铁说是“五台山”!我心说课本里山西那座佛教名山?好像也对得上号嘛差点儿就信了,随手截了个图准备收工。
截图完手欠往下滑了滑,冷汗唰就下来了——底下紧跟着就有文章跳出来打脸:“别信!五台山是瞎扯!” 这脸打得啪啪响,网上的信息真是鱼龙混杂。完了,这下彻底没方向了。
翻箱倒柜找课本,白干!
破罐子破摔,我干脆把家里那几本积了灰的旧课本全搬出来。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书开始,一直翻到初中古诗文合集。手指头都划黑了,愣是没找着这句诗的原出处!每本书后头的“必背古诗”名单翻来覆去看了三遍,它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。邪了门了,明明感觉就在嘴边!
翻得头晕眼花,随手点开朋友圈想缓缓,结果更离谱的来了。看到有个驴友发九宫格,配文写着“江西庐山真面目!”底下评论有人问:“那横看成岭侧成峰写的是不是这儿?” 发圈那位特自信地回:“对!课本里学的就是庐山!” 我差点一口老血喷屏幕上——刚查完五台山,这又冒出个庐山?彻底懵圈了。
弹幕一句惊醒梦中人
晚上瘫沙发上刷视频解闷,刚好是个庐山旅游vlog。满屏弹幕飞过,有夸景美的,有吐槽人多的。突然飘过一条金光闪闪的弹幕:“题西林壁!苏轼!考点兄弟们!”
“哐当!” 脑子里像有口大钟被撞响了!题西林壁! 对呀!全诗是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 西林壁!西林寺的墙壁!这寺就在江西庐山脚下!我当年还在课本插图那页随手画过小人来着!
立马爬起来冲回书房,直接翻地理图册。找到江西地形图,放大,庐山! 白纸黑字标得清清楚楚。再一查西林寺资料,古寺遗址就在庐山北麓。破案了!就是它!折腾一天,结果答案早埋在记忆旮旯里了!
血泪经验
这趟折腾下来,算是真服气了:
- 别轻信第一页搜索结果! 尤其碰上“五台山”这种坑货,多看几页能救命。
- 朋友圈伪科普害死人! 地点说对了(庐山),但源头(题西林壁)没提,照样误导人。
- 记诗得记全! 题目、作者、地点,一个都不能少。“题西林壁”这名儿就是解题钥匙!
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哪座山?庐山! 而且必须带上“题西林壁”这个死贵的知识点!以后谁再问,我反手就把这四句糊他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