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中午路过楼下那家重庆火锅店,突然想起粉丝留言问我九宫格到底是不是区分辣度的,以前吃火锅都是随便点,根本没注意过这些细节。我心里就痒痒了,直接进店点了个九宫格锅底,准备亲自试试弄清楚。
一坐下,服务员端上满满一锅红油,锅里分了九个小格子,看着整整齐齐的。我拿起筷子先戳了戳,每个格子汤底颜色都差不多,都是红通通的,闻起来也是统一的花椒和辣椒香。我就纳闷了:"这玩意儿真的能控制辣度吗?"为保险起见,我叫服务员确认一下。他笑笑说:"老板你想多了,九宫格就是个分区的工具,方便煮不同东西罢了,不是按辣度分的。"听了这话,我半信半疑,决定自己动手验证。
动手开干,逐个格子尝味道
我点了些基础菜:毛肚、牛肉片、金针菇和豆皮。先往左上格扔了一把毛肚,右上格扔了牛肉片。煮了三分钟,我用勺子捞出来尝,左边毛肚辣得我直咂嘴,右边牛肉也是同一个味儿——都贼辣,舌头麻得快说不出话。没停手,我又试了右下格煮金针菇,同样辣翻天了,赶紧喝冰水降温。反复换几个格子煮豆皮和丸子,结论一样:每个格子的汤底辣度完全一致,根本分不出哪格更柔和。
- 观察格子结构:趁着煮菜,我凑近锅仔细看,九宫格就是个铁架子,分成九块,但底部汤都连通着,味道自然一模一样。
- 问服务员细节:再叫来服务员聊了聊,他说很多新手误会这个,辣度要自己选锅底类型,比如点个鸳鸯锅一边辣一边不辣。
折腾到后半场,我总算搞明白了:九宫格纯粹是个分区神器。比如中间格火力大,放难熟的像牛肚;边上格温度低,放嫩菜如豆腐。我就试了试,把牛腩放中央煮十分钟刚好软烂,把虾滑倒边角两分钟就嫩滑不散。全程吃完,辣度完全没变化,但分区煮的东西口感还真能分出来。
总结点新手实用小贴士
喝完碗酸梅汤,我记了本儿上几条给粉丝参考:
- 别指望辣度区分:九宫格就是个物理分区,汤底味道均匀,想调整辣度得提前选锅底。
- 分区煮菜有讲究:中央格子火力猛,扔硬菜去炖煮;边缘格子温度低,放嫩菜别煮烂。
- 自己动手试试看:第一次吃千万别慌,点个便宜小份试试哪个格子煮啥好吃。
整个过程让我想起上次带侄子吃火锅,他非说九宫格能减辣,结果辣得眼泪汪汪的。我这回亲自实践完,总算把谣言破了,心里痛快多了。下次你们去吃,别犯这错误,拿这贴士直接上手试,省得踩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