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想唠唠人工降雨那点事儿,本来刷手机看见个标题说专家揭秘发明地,我寻思这不就是美国嘛有啥好揭秘的?结果越琢磨越不对劲,干脆自己动手查查,这一查可差点把自己绕懵圈。
第一步:自信满满查资料
我啪的一下打开电脑,信心十足地在搜索框敲“人工降雨谁发明的”。好家伙,满屏蹦出来的都是“194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文森特·谢尔(Vincent Schaefer)”。我心想得,跟我记忆对上了!这不就是课本上写的吗?专家还能玩出啥新花样?当时差点就想把网页关了。
第二步:被冷水浇头
可手指头都悬在关闭键上了,我又停了下来。人家帖子标题可是“发明地点的奥秘”,难道地点还能闹鬼不成?我耐着性子点开几篇专家文章和正经科普文瞅了瞅。这一看,脑袋嗡嗡的:最早记录“成功”把水滴撒进过冷云搞出雪的,确实是1946年11月谢尔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实验,地点基本锁定北美。
第三步:峰回路转,有更早的!
我刚准备点头,突然扫到篇文章提了一嘴荷兰物理学家维拉特(August Willem Veraart)!我的心咯噔一下,赶紧翻国外老论文库。一查吓一跳:1920年,荷兰人维拉特就尝试用飞机向云层播撒带电沙子和盐粉“造雨”!地点就在荷兰本土!这可比谢尔早了整整26年!我那会儿真是惊呆了,嘴都合不拢。敢情荷兰才是老鼻祖?
第四步:老专家电话解惑
这下我彻底糊涂了。到底算荷兰发明还是美国发明的?灵机一动,想起了以前听讲座时认识的国内一位搞气象的老教授。电话打过去,老人家还挺精神。我把荷兰和美国这茬一说,教授在电话那头哈哈一笑:“小伙子,较上劲了?”
他给我掰扯清楚了:
- 荷兰维拉特(1920年):想法超前,也真去天上撒东西了,但效果?没几个权威认可这法子真能稳定下雨,顶多算个大胆的“先驱实验”。
- 美国谢尔团队(1946年):关键点是人家的实验能被重复验证!用冰块啥的往里扔,效果看得见摸得着。更牛的是,他们很快总结出一套方法——用碘化银当“种子”效率更高,这才算是有了靠谱的“人工降雨”技术,立刻就在全球推开应用了。
老教授点我一句:“发明这事,要看认不认可它的实用价值。荷兰开第一枪没错,但让这项技术站稳脚跟、真能拿来救旱抗旱的,还得是后来那帮美国人。”
那点心得
挂掉电话,我坐那消化了好一会儿。这趟查资料的经历真跟坐过山车似的。你说最早搞出点“动静”的,地点是荷兰;但要说让全世界都承认“这玩意儿真的行”、“地点在美国”也没毛病。科学史这玩意儿,就跟剥洋葱一样,一层层扒开才能看到里面的芯儿——技术从灵光一闪到能真正造福人,背后是一大群人接力赛般的心血。荷兰撒了种子,美国那边给浇肥开花了。现在想想,光记个“谁发明的”太草率,得看看这技术到底在哪里扎下根才算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