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视频标题一甩出去,就有老粉在底下喊话:“博主你这‘汗青’解释清楚没?别跟那些营销号似的整得云里雾里的!”我拍着键盘就乐了,这玩意儿还能翻车?撸起袖子开干。
一、先查老黄历
抄起手机刷百科,跳出来八个大字:“古代竹简的别称”,后面跟着几行文绉绉的注释。我嘬着牙花子犯嘀咕:文天祥写“人生自古谁无死”这么悲壮的诗句,就为了说把名字刻竹片上?这解读比白开水还淡。
转身扑向书架拽出《说文解字》,哗翻到“汗”字页。好家伙,段玉裁的小字注释挤成蚂蚁搬家:“杀青工艺,以火炙简令汗...”后面半句直接被蠹虫啃没了!气得我差点把书怼窗台上给这虫办个火葬仪式。
二、刨根问底翻古书
凌晨两点蹲在知网扒论文,眼镜滑到鼻尖都顾不上推。突然撞见篇冷门考据,说汉代匠人作坊遗址出土过烤竹简的铜炉。考古队化验铜锈时,在炉壁刮下二十多种竹屑碳化层——好么!古人烤竹简跟现代人撸串似的,敢情是批量生产。
重点来了!竹简烤出“汗”的时候得拿湿布擦,动作慢了直接变黑炭。读到这儿我大腿拍得啪啪响:“汗青”哪是简单的竹片,分明是匠人拿命抢时间的产物!手一抖烤糊了,客户能把摊子掀了你信不信?
三、血泪教训不能忘
去年写宋代兵器史翻过《武经总要》,当时把“汗青”理解成兵器防锈油。视频发出去三小时,弹幕炸成烟花厂:
- “UP主醒醒!汗青泡兵器直接生锈”
- “建议博主去古玩城摸真竹简”
- “文天祥棺材板按不住了”
连夜删视频还倒贴两百块请学弟吃烧烤封口。这回我把截图直接贴进文稿,红字标粗:此乃本人黑历史,引以为戒!
四、终极大白话总结
现在你们刷到的两分钟解读,背后是这么堆破烂事:
- 汗青 ≠ 青竹汗 ≠ 史书润笔费
- 本质是竹简烧烤脱水技术
- 擦汗不及时=竹简变碳条
- 文天祥说的“照汗青”实属地狱级难度——要把丹心烤进竹片里万年不腐!
结尾彩蛋放去年翻车视频里我举着烧烤签子嚎“汗青就是防锈油”的鬼畜片段。刚发完就收到私信:“博主你公司年会cos烧烤师傅挺像!”我反手敲回复:“那叫行为艺术教学!懂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