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早上一拍脑门儿,想起闺女最近老问些天马行空的问题,就琢磨着找点脑筋急转弯给她练练脑子。结果上网一搜"儿童脑筋急转弯",好家伙,蹦出来几百上千条!这玩意儿选不不是太简单孩子觉得没劲,就是太绕把孩子整懵圈,得好好挑挑。
我开头可真够抓瞎的
一开始没经验,直接在一个挺大的购物网站搜"脑筋急转弯100题"。找了好几个封面花里胡哨、销量看着挺高的点进去看。结果发现问题一大堆!有些书里头的题目贼老套,"什么蛋不能吃?笨蛋!"这种,我家娃幼儿园就听烂了;还有些题目看着就不对劲,逻辑怪怪的,比如"人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?"这跟脑筋急转弯没关系?纯属凑数!最烦人的是插图,有些画面夸张得不行,颜色还特别俗艳,看得我眼睛疼。心想这给孩子看,注意力全跑图上了,哪还有心思琢磨题!立刻划掉这几个选项。
后来我学精了
这么瞎整不行,得动动脑子找策略。我先坐下来想了想:找这玩意儿到底图 不就图:1. 娃觉得好玩、愿意动脑;2. 题目质量真能练练逻辑;3. 不能太难把孩子整哭了。
于是我换了地方,专门去搜那种专门做儿童内容的平台,还看了不少育儿博主的测评推荐。这回不只看封面销量了,重点看这两样:
- 翻开看"样张":一定要能看到里面几道题!我就仔细看题目是不是新鲜有趣,比如看到一道"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?"答案是"像右耳朵",这种就有点意思又合理。
- 重点看评论区的家长留言:不看好评看差评!看到有家长吐槽说"题目太拗口,一年级孩子听不懂",或者"答案莫名其妙",这种我立马排除。看到有家长说"题目难度有阶梯,孩子能逐渐适应",这种记下来。
慢慢理出自己的门道
在筛选过程中,我自己也摸着石头过河,总结了几条硬标准:
- 绝对不能太深奥:那些涉及成语、历史典故的,比如"曹冲称象用了什么原理?"这哪里是急转弯?明显超纲!直接 pass。
- 题目要顺口,孩子好理解:句子别太长,别搞绕口令那一套。像"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,老大叫大毛,老二叫二毛,老三叫什么?"这种就简单清楚,"小明的爸爸有三个儿子"开头,一听就顺耳。
- 答案要合理,别瞎扯:有些答案纯粹为了"急"而"急",毫无逻辑。比如看到一道题"为什么老鹰飞得高?"答案是"因为它把翅膀背在背上",这不是胡说八道嘛这种书纯粹误人子弟。
- 内容要干净健康:避开那些带点"小聪明"或者嘲讽色彩的题,比如跟"笨蛋"、"傻瓜"挂钩的,或者暗示孩子说谎的,一律不要。得选积极点儿的。
- 排版字体得大点,保护眼睛:电子版也好纸质书也罢,密密麻麻挤一块儿的直接放弃。看着就累,更别说让孩子集中精神了。
终于找到那本合适的了
踩坑踩得脚都软了,还真让我淘到一本合适的!先是看到样张里题目挺新,比如"老师问小明,一加一等于几?小明说不知道。老师让他回家问爸妈。小明回家问妈妈,妈妈在做饭说'滚!';问爸爸,爸爸在看球说'爽!';问哥哥,哥哥在谈恋爱说'亲爱的!';问姐姐,姐姐在唱歌说'拜拜!';第二天老师问小明答案,小明说……" 这种有场景,孩子听得懂又觉得好玩。
再看看评论区,好几个家长说难度循序渐进,后面也有挑战性的题目,而且配图风格清新不杂乱。价格也适中,没搞那些华而不实的噱头。行,就它了!果断下单。
和娃实战,效果还不错
书一到手,当晚就拉着闺女试水。开头几题确实简单,像"什么东西越洗越脏?"答"水",闺女一下就猜中了,特有成就感,嘎嘎直乐。遇到点复杂的,比如"什么门永远关不上?"答案是"球门",她卡壳了一会儿。我没直接说答案,就提示她"你想想足球场上的",引导她回想。等她自己琢磨出来"!球门!",那个兴奋劲儿就别提了。
玩了一个晚上,感觉效果挺好的。闺女觉得好玩,脑子也一直在转。更重要的是,我发现她开始尝试从别的角度看问题了,不像以前认死理。这个发现让我觉得前面的折腾没白费!一口气吃不成胖子,现在每天坚持玩上几道题,慢慢来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