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《雍正王朝》突然瞅见管邬思道叫邬博士,给我整懵了。博士现在是个学位,古代还能当官名?这事儿必须搞明白!
一、瞎翻书翻出个战国线索
翻箱倒柜把儿子初中历史课本扒拉出来看,压根没提博士当官这事儿。打开电脑啪啪一顿搜,结果在犄角旮旯的论坛里看见有人提“战国就有博士”!赶紧查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,真写着秦始皇开座谈会,“博士七十人前为寿”,捶了下键盘直喊牛逼——原来秦朝就有!
二、熬夜查资料查出条官路
泡了杯浓茶接着查,发现这官儿在秦朝就是给皇帝当“活字典”用的,啥都懂又不用管具体事儿。翻《汉书》看到“汉承秦制”几个字,拍大腿想通了——难怪汉武帝建太学还设五经博士!这帮人专门啃书本子教学生,手底下还带五十个“大学生”,跟现在大学教授带研究生似的,熬夜整理资料时笔记本都记满三页纸。
- 秦汉时期:干着国家智囊的活儿,开会陪聊还管教书
- 唐朝:被国子监收编了,变成大学老师编制
- 宋朝:官名还留着但被架空了,新设的“教授”顶了差事
查到宋朝资料时气得我直骂街——工资条写得清清楚楚,“国子博士月俸十二贯”,累死累活工资还不如七品县太爷的零头!
三、查明清史料笑到拍桌
翻到明朝《职官志》差点把茶喷屏幕上,“五经博士”这官职居然封给孔子后代当铁饭碗了!清朝更逗,衍圣公家二三十号人都能挂这头衔,跟过家家似的传了六百年。媳妇儿催睡觉时我还在书房咯咯笑:“这哪是当官,纯粹是孔夫子祖传VIP头衔!”
四、教儿子时自己翻车了
今早教孩子背《木兰辞》显摆:“策勋十二转这得封多大官!”,结果被小子反问:“花木兰当的是博士官吗?”嗓子眼卡壳憋得脸通红——得亏昨儿查了资料,不然真被小兔崽子问倒。连比带划解释:魏晋南北朝那会儿博士早变教书先生了,打仗立功跟这头衔八竿子打不着!
折腾这趟才整明白,博士当官从战国活到明清,官职从皇帝智囊缩水成贵族招牌。历史这玩意儿真是越扒越有料,要不是被电视剧勾了魂,我这辈子都以为博士就是戴方帽拍毕业照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