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伏尼契手稿到底是什么?揭秘这本奇书的世纪谜团!

昨天蹲坑刷手机,突然看到条热搜说伏尼契手稿快破译了,手一抖差点把手机掉马桶里。这玩意儿我十年前在图书馆翻过复印本,跟鬼画符似的,今天必须好好扒扒它老底。

第一步:找资料比捉迷藏还累

早上啃着包子就开始翻墙查论文,结果满屏英文看得眼珠子发酸。顺手打开国内文献库搜“伏尼契”,蹦出来的全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农业论文——敢情还有位伏尼契院士研究猪饲料配方的!气得我直接摔了半个肉包。

折腾到下午三点,总算在旧书网扒拉出本1987年《未解之谜》。发黄的纸页上印着那手稿插图:裸女泡在绿汤里长着人眼的萝卜根满天飞的瓶瓶罐罐。我盯着看了十分钟,感觉在看姥姥的腌菜配方混搭《哈利波特》魔药课笔记。

第二步:博物馆里撞南墙

下午直奔市博物馆找张老师,这老头研究中世纪手稿三十年。结果刚提起伏尼契,他茶杯哐当砸桌上了:“小周,我搞这行时你还是液体!”直接甩给我三本砖头厚的书:“把这些吃透了再说话!”

伏尼契手稿到底是什么?揭秘这本奇书的世纪谜团!

在阅览室硬啃到闭馆,总算搞明白几个关键点:

  • 1912年波兰书商威孚尼奇(Voynich)在意大利倒腾古籍时发现的
  • 240页羊皮纸用碳14检测确定是1404-1438年间的
  • 全篇至少用了23万个小人符咒,愣是组不出半句人话

最绝的是附录里17世纪某炼金术士的批注:“余耗尽家财购此天书,然苦研三十载未得一解——实乃骗子杰作!”

第三步:亲自下场玩破译

晚上把儿子幼儿园的字母贴全抠下来。按着论文里说的“中古德语密码规律”摆弄到凌晨两点:前十个字母替换成数字,奇数行倒着读,元音统统替换成希腊字符...拼出来的玩意儿像韩国爱豆的鬼畜歌词:“噢尼噢尼咔叽麻~”气得我一把将字母贴拍进泡面碗。

突然想起2018年加拿大研究员用AI破译的新闻,赶紧翻出论文看结果。好家伙!AI号称破译出“她向神父建议”这种句子,结果被网友扒皮:把中古希伯来语词典硬塞给AI,相当于逼狗认猫叫——纯属自嗨!

叨叨两句

洗漱时盯着镜子里挂着黑眼圈的自己,突然想到当年考研专业课押题翻车的惨状。这破手稿根本就是中世纪的“考研重点勾划”:花二十年研究它的人,都成了卖解密课的微商。现在谁再跟我提破译伏尼契,我就送他儿子玩剩的字母贴——您老自己慢慢拼!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