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刷微博,看到很多人都在吹《奥本海默》这部电影,说什么内地上映后好评炸了天,后劲儿大到让人睡不着觉。我心想这不就是个讲原子弹老头子的片子吗?真有那么神?作为爱尝试新鲜事物的博主,我立马决定亲自去探个虚实。光听别人说不行,得自己动手试试才靠谱。
起意到购票
我打开手机上的购票软件,搜索附近的电影院。翻了一圈,发现排片还挺多,评价里都是五星刷屏,留言像“震撼到爆”这种话一大堆。我懒得犹豫,直接选了晚上7点半的场次,下手买了张票。票价38块,不算贵,但也不便宜了。支付成功后,心里还有点嘀咕:要是不好看,这钱白花了咋办?顺手截图发了个朋友圈,喊了声“今天看奥本海默去,回来分享感受!”
我收拾出门。家离电影院就几站路,坐公车直达。车上人不多,我一边刷手机看影评,一边听后排两个小伙闲聊,他们说这电影后劲儿太猛了,看完直接讨论起历史和战争了。这更吊起我的好奇心。到了影院,排队取票的时候,队伍挺长,大多是年轻人,表情都挺期待。轮到我时,机器卡了会儿,急得我直跺脚。好不容易拿到票,扫一眼座位是中间排,位置还行。
观影过程
进影厅坐下,灯一黑,电影就开始了。开头部分有点慢热,讲奥本海默年轻时的事,画面黑白交替,音乐压得人喘不过气。我靠着椅背,心想:这不就是科学家闷头搞研究吗?有啥后劲儿?但随着剧情推进,高潮来了——原子弹爆炸那幕,轰隆一声巨响,整个银幕闪白光亮瞎眼。我下意识往后缩,心脏差点跳出来。音效太真实了,跟着座椅嗡嗡震,旁边大哥都爆了句粗口“卧槽”。后半部分全是思想斗争,奥本海默自责的样子像刀子扎心。

整个过程没眨眼,三个小时嗖一下过完了。灯一亮,全场没人动,安静得吓人。我站起来时,腿还有点软。坐旁边的姐姐问我感觉咋样,我说“脑子嗡嗡的,跟挨了一闷棍似的”。走出影院,外头凉风吹脸,人反倒清醒了。掏出手机一看,朋友圈炸了锅,全是点赞和评论问值的。我边走边回复,没留意撞树上了,额头红一块。
看完后劲儿和感悟
到家后,后劲儿真上头了。洗完澡躺床上,电影画面还在脑子里闪回,特别是爆炸那一幕,闭眼就是白光。翻来覆去睡不着,索性爬起来查原子弹历史资料,看到日本长崎的事,胸口堵得慌。更扯的是,老婆半夜问我干啥,我说电影看的,结果俩人就争论起战争对错,吵了半小时,她气得把被子卷走了。
第二天上班,同事一听我去看了,凑过来聊心得。我说这电影不是单纯娱乐,它能把人拖进深层思考——科技双刃剑、良心拷问,后劲儿像酒劲慢慢发作。缺点也有点无聊,节奏拖沓,尤其前半部分,坐得屁股酸。但绝对值回票价。花钱买的不只是一部片,更像是一场精神洗礼。难怪评分那么高,大伙儿都说回甘无穷。
结论
折腾完这一通,我的答案就一个字:值!如果光看表面,它可能没爆米花片刺激,但那股后劲儿能让人回味好几天,甚至改变你看世界的角度。那天吵架后,老婆气消了,我俩还一起查二战纪录片,聊到深更半夜。要不是看这电影,哪会扯这些?所以说,值不值得得看你追求啥——要是想爽一把,它可能不搭;但愿意动脑子琢磨的,绝逼惊喜连连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