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微信朋友圈,看到个朋友发了个状态,说什么“做人要言而有信,驷马难追”,我一拍脑袋,这成语老听人说,可“驷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我连个屁都不清楚。直接点开百度就开始查,得搞明白这个典故,不能做个糊涂蛋。
决定动手查资料
我先打开了手机搜索框,输了个“驷马难追意思”,一搜出来一堆文章,什么乱七八糟的都有。翻到第三页,我才找到一个正经点的历史论坛帖子。里面说这成语出自春秋战国时期,我眼睛都瞪圆了:豁,原来是打仗的事!我继续往下读,论坛里还链接了些古籍内容,我干脆点开看,那古文看得我头大,得亏有现代人翻译过来。
仔细拼凑出三点
查了大半天,我终于理清了路子,总结下来就这么三个点。我用笔在纸上写写划划,免得记糊涂了。
- 第一点:“驷”指四匹马拉的战车。古代打仗用车兵,一挂车拉四匹马,就叫“驷马”。我一想,这不就跟现在大货车似的?马力强,跑得快。
- 第二点:为什么“难追”?车跑得飞快,追不上。论坛里说,战车一冲出去,速度嗖嗖的,敌人想追都追不回来。我看这解释,太通俗了——就跟现在开车飙高速似的,踩个油门就跑没影。
- 第三点:历史典故出在打仗中。书上写,春秋时期的郑国国君跟人订盟约,结果他违约了。别人骂他“驷马也追不回承诺”,我一看,这不就是把说话当承诺扔出去,拉不住了?跟赌气似的。
整完这些,我脑壳都乱了。论坛帖子一堆人争论,有的说这成语最早是孔子写的,有的说是左传里的记录。我懒得多想,干脆信了多数人说的春秋那出。
整理完了的感想
搞懂后我突然想到件事:上次跟媳妇吵架,我随口说了句“以后再也不管家里事”,结果那话一出口,就跟驷马拉车似的,哗跑远了,我后悔得直拍大腿。现在明白了,这不就是典故的教训吗?说话得负责,不然拉车马似的追不回。我这趟查资料累归累,总算没白忙活,以后给别人解释也能像模像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