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巴尔古挖掘场历史有啥亮点?秘密故事全揭秘!

说走就走的挖坟行动

前两天刷手机,瞅见有人讨论巴尔古挖掘场。网上资料写得跟教科书似的,就提了句"古代冶炼遗址",整得我心痒痒。干脆扛上铁锹和金属探测仪,开着我那辆破皮卡就奔城西荒山去了。

到山脚差点没骂娘。导航标的入口早让野草埋严实了,硬是拿柴刀劈了半小时路。金属探测仪刚举起来就开始瞎叫唤,低头一看全是易拉罐和生锈水管——合着以前是垃圾场!气得我坐石头上灌了半瓶矿泉水。

石头缝里抠线索

正打算掉头回去,突然踢到块带刻痕的青石板。掏出刷子蹭了半天,纹路越刷越清楚:左边像火炉,右边是堆小人抬矿石。赶紧摸手机拍照,手抖得差点把手机怼石头缝里。

顺着石板往坡上扒拉,还真让我铲出个塌了半边的石窑。窑壁黢黑黢黑的,手一摸满指头炭灰。最绝的是墙角堆着三四十个陶土疙瘩,掰开看全是凝成块的铜渣子,沉得跟秤砣似的。

巴尔古挖掘场历史有啥亮点?秘密故事全揭秘!

老矿工的大料

正蹲着研究,背后突然有人喊:"你小子刨我家祖坟?"回头看见个拄拐棍的老爷子,胡子气得直抖。赶紧递烟赔不是,老爷子嘬了两口才开口:"这是老李家炼铜坊,乾隆年间遭雷劈着火,烧死了七个短工。"

他跺了跺脚下:"尸骨现在还在窑洞底下埋着,当年官府嫌晦气不让挖。"看我瞪圆了眼,老爷子从裤兜掏出张泛黄的族谱复印件:"喏,第七页自己看。我老太爷就是埋尸的仵作,族谱边角还沾着铜锈!"

档案库碰一鼻子灰

回家连夜翻县志,压根没提过这起事故。第二天直奔市档案馆,工作人员听我说要查清代矿难,头摇得像拨浪鼓:"冶铁卷宗前年淹水全泡烂了。"

刚要走却被保洁大妈拽住:"库房后门废纸堆里有本发霉的账册。"真让我翻到本光绪年的《西山矿务稽核录》,里面白纸黑字写着:"道光三年四月初八,李记铜窑遭天火,殒工七人,遗骸封于旧址。"和老矿工说的分毫不差!

颠覆认知的真相

官方资料吹这里是工业遗址,实际就是个家族小作坊。那些陶土疙瘩根本不是什么高科技模具,是短工偷懒把铜渣搓成团,打算带出去卖废铜被抓包,慌乱中全塞窑眼里了。

更讽刺的是,现在博物馆展出的"矿场高级熔炉",根本是我拍的那座烧死人的破窑!历史有时候就这么魔幻,正经记载比不上老百姓裤兜里藏的族谱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