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上礼拜三半夜刷手机,瞅见粉丝群里有人吼了一嗓子:“彦祖哥接代言咋啥牌子都敢接?不怕翻车吗?”我猛一拍大腿,对!这问题问得实在,正好手头也没活儿,干脆自己动手扒扒看。
第一步:翻箱倒柜找资料
我是真把吴彦祖这些年代言过的牌子全翻出来了,连十年前他刚火那会儿接的手表广告都没放过。拿个破Excel表分了三栏:品牌名字、产品类型、代言时间,越整理越觉得不对劲儿。
前几年净是些高大上的玩意,瑞士表、奢侈品西装啥的。后来突然冒出来一堆杂牌电动车、网页游戏,甚至还有听都没听过的保健品!这画风变得也忒快了,跟坐过山车似的。
第二步:逮着圈内人硬聊
这事儿光看表面不行。上周五特意约了个在艺人经纪公司干活的老同学撸串。三杯啤酒下肚,这哥们就开始倒豆子了:“你以为明星想接啥接全看钱包厚度!这几年行情差,甲方压价跟抢劫似的。”
- 国际大牌预算砍一半,要求还翻倍
- 中小品牌趁机抄底,报价高动作快
- 最骚的是短视频平台,直接拿流量当钱使
听得我直嘬牙花子,敢情影帝都躲不过价格战。
第三步:自己当侦探
回家就按老同学给的线索来筛。把代言品牌按价格分成三档:要脸的(高端)、要命的(刚需)、要钱的(给得多)。结果发现个铁律:
- 奢侈品:合同期3年+,条款能写满新华字典
- 电动车:基本签季度约,随时准备跑路
- 页游:直接买肖像权,连片场都不用去
最绝的是那个保健品品牌,工商信息查到去年刚被罚过款!我连夜翻合同范本才发现,明星接这种风险产品,违约金都写得特别高,摆明是搏命钱。
整明白了
现在看明星代言就跟看菜市场讨价还价似的。大牌给名不给钱,小牌给钱不给脸。我顺手把这套判断方法教给群里提问那哥们,结果他前天突然私信我:“哥!用你这法子扒了某鲜肉代言的手机,发现他同款机型比官网贵八百!果断退了!”
这事最逗的在后头——我表妹看见我整理的表,死活要买某微商面膜,说彦祖哥代言的肯定靠谱。我直接把那品牌三年前被315点名的新闻甩过去,小姑娘当场傻眼。省下来的钱够她退了三金买婚房的首付,昨天还给我寄了箱辣条。
所以说,看代言别光瞅脸,得扒裤衩看内里。指不定你买的不是产品,是人家的房贷月供!(不过辣条是真香,值了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