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个聊聊破译曹操密码的实战经历,纯粹是个人瞎折腾,过程贼有意思。起因是上个月逛论坛,看见有人讨论曹操给部将写的密信,说是暗藏玄机。当时就寻思:这玩意儿真能解开?干脆自己动手试试!
准备工作
先翻出《三国志》里提过的加密案例:把“鸡肋”当退兵暗号,用“一合酥”搞文字游戏。估摸他喜欢玩文字变形:

- 翻箱倒柜找出《说文解字》——破拆字密码必备
- 打印了十几份魏晋时期军情密报格式图
- 手机下个甲骨文转换器(鬼知道用不用得上)
死磕第一道坎儿
头铁先从“鸡肋”开刀。按史书说法这词指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,但密码肯定不能这么直白。我试着:
拆字法: 把“鸡”拆成“又+鸟”,“肋”拆成“月+力”。组合半天搞出“又鸟月力”,念着像鸟名,但根本对不上退兵场景。

谐音梗: 用洛阳方言读“鸡肋”——发音接近“机漏”。心想莫非暗示机密泄露要撤?可查遍资料也没这说法,死路一条。
转战“一合酥”
曹操在盒子上写这仨字,杨修直接分给众人吃。我对着打印件发呆半小时,突然拍大腿:这特么是空间密码!
把“一合酥”竖着写成:
一
合
酥
这不就是“一人一口酥”的藏头诗?当场笑出声——古人真会玩!立马拿这思路试其他密文,结果碰壁:曹操作品里藏头诗极少,八成是后人编的。
意外突破
折腾到半夜两点,老婆骂我神经病。悻悻然准备收工时,瞥见《短歌行》里“慨当以慷”四个字。脑子一抽开始移位:
把每个字右移一位变成:
原句:慨 ▶ 当 ▶ 以 ▶ 慷
移位:? ▶ 慨 ▶ 当 ▶ 以 (尾字“慷”挪到开头)读着突然通了:“慷慨当以”——这不就是“慷慨当以”的倒装?魏晋文人最爱这种调调!
亲测有效的小窍门
后来用这套方法又试了其他文献:
- 高频字替换法:曹操公文里“贼”字出现率极高,有次密文全是生僻字,把出现最多的“虣”换成“贼”,瞬间读通
- 删空格大法:把竹简记录的“春 耕 暂 停”去空格连读,竟是“蠢战”的谐音——骂人够含蓄
- 兵器代号本:发现“叁丈辕”=弓箭手,“铁蒺藜”=陷阱区,跟现代军队暗号异曲同工
说点实在的:解密成功率十次里顶多中三次,更多时候是对着《说文解字》薅头发。最玄学是上个月解“兖州急报”,用遍所有方法无效。半夜气不过拿着放大镜看拓片,发现角落墨点像箭头,顺着指方向念——竖排版变斜读法就成了!
总之破译这玩意儿,三分靠史料,七分靠脑补,剩下九十分全靠瞎猫撞死耗子。不过每次蒙对时的爽感,可比通关游戏带劲多了!(备注:昨天刚把“虎豹骑后勤单”解成菜单,老婆说曹操知道我这么玩能气活过来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