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开始根本没打算写什么指南,就是自己急着想买个好用的超级机器人。上个月家里老人行动不方便了,天天要人扶着上厕所,晚上还得起来两三次。我和媳妇轮流照顾,黑眼圈比熊猫还重,这才动了买机器人的念头。
第一步:被广告忽悠瘸了
我先是在朋友圈刷到个广告视频,那机器人会切水果会拖地,还能跟老头下象棋!脑袋一热就冲去实体店,店员拿个平板给我演示功能,嘴里叭叭叭说个不停:"这个型号能识别500种手势,那个型号能爬45度斜坡"。我差点当场掏信用卡,幸好媳妇在试机区喊了声"它把我拖鞋吞了",过去一看真有个机器人卡在茶几底下干嚎。
第二步:跑断腿做功课
回家就开电脑查资料,结果更晕菜。光是电池就有三种说法:
- 店员说锂电池撑三年没问题
- 用户群里有人骂半年就报废
- 维修店老板偷偷告诉我某些牌子电池根本拆不下来
扒了两天论坛,发现关键得看实际负重。有老哥家80公斤的复健病人天天要抱,他买的机器人三个月就瘸腿了。我赶紧翻出媳妇的体重秤,把家里需要搬动的东西全称了遍。
第三步:拿儿子做实验
最搞笑是测试语音识别。周末带儿子去商场,专挑人多的地方让机器人听指令。熊孩子扯着嗓子喊"要可乐",结果某大牌机器人突然开始背唐诗,旁边促销员脸都绿了。还有个更绝,我说"开电视",它直接打翻了体验台的泡面桶——原来把"电视"听成"汤面"了。
最终出手的血泪经验
前前后后折腾三周,选了台其貌不扬的。核心就认准三点:
- 专门扛重物的液压关节要能拆开加润滑油
- 待机时必须像个秤砣似的一动不动(之前试的某款半夜自己启动,把猫吓得尿沙发)
- 操作界面字体比我爸的老花镜片还大
现在这铁疙瘩到家半个多月,最实用的反而不是宣传的那些花活。有天凌晨我爸要喝水,机器人扶着他慢慢挪到厨房,回来路上还提醒"拖鞋踩到牛奶渍了"。这功能说明书里半句没提,但我媳妇说值回票价——那摊奶渍是她睡前打翻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