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潮州音字典能查古音吗?地方学者教你读生僻字

昨天改我爸写的族谱稿子,卡在几个死活念不出的字上。比如“䢍䢊䢰”这种鬼画符,连普通话输入法都打不出来,更别说用潮汕话念了。上回看隔壁村老先生读祭文,能把每个字念出古早味,搞得我心痒痒就想学。

翻箱倒柜找工具

先把我爷留下的牛皮纸字典从床底拖出来,封面都脱胶了。翻了半小时眼睛发花,那些竖排繁体字跟蚂蚁爬似的,愣是找不着生僻字。急得我抓耳挠腮时,突然想起前年文化站送的那本《潮州音字典》——当时还嫌弃它比砖头厚,现在倒成救命稻草了。

潮州音字典能查古音吗?地方学者教你读生僻字

重点来了:掀开字典先看凡例,这才发现右下角标着“附古音反切”。搓搓手试了个“厝”字,果然在127页犄角旮旯找到注音【cu3】,旁边还用小字标着“《广韵》仓故切”。当时激动得拍大腿,敢情真能当古音字典用!

实战查字翻车现场

兴冲冲翻到生僻字部分却傻眼了。“䢰”字查了五分钟不见踪影,差点把字典摔地上。后来发现要按繁体部首查:先找“辶”部十四画,再对照右边“易”字部首。眯着眼数了半天格子,终于在附录补遗页找着——潮音读【dêh8】(类似“滴”的促声),注解说这音在宋代《集韵》里就有了。

潮州音字典能查古音吗?地方学者教你读生僻字

  • 踩坑经验:查“䢍”字时发现两种注音,打电话问方老师才知道,念【bang6】是读书音,田间老农说的【bhuang2】才是百年口语传下来的
  • 意外收获:顺手查“箸”字发现注着【dei7】,可我妈总说【du7】,老人家说七十年前城里人都这么念

找真人验证结果

带着字典跑去文化站,正撞见林伯在拓碑文。他指着“蕌”字大笑:“后生仔,这字我们叫【guin2】不念【le2】!”原来字典收的是府城音,我们乡下把腌咸菜的“蕌头”读成“管头”几十年了。接着他掏出本虫蛀的潮剧唱本,对照着唱了段《荔镜记》,那些字典里的死文字突然活过来了。

回来路上琢磨明白了:这字典像腌咸菜的瓮,能保住老底子读音不腐坏。但真要尝地方味道,还是得去市集听阿公阿嬷吵架,去神庙看乩童写符咒。现在查“虬”字再不用犹豫——“头发虬”念【giu5】是书面语,骂孩子“头毛打虬”得吼【gim5】才够味!

潮州音字典能查古音吗?地方学者教你读生僻字

折腾半天的教训:

  • 老字典能当古音导航用,但别指望它标全每条乡间小路
  • 同一个字在婚丧嫁娶场合读法完全不同(试过祭祀念“孝”读【ha3】,日常说“孝顺”变【gao3】就挨骂)
  • 查完字马上去菜市场验证,卖草粿阿婆才是活体发音库

现在族谱里“䢍䢊䢰”几个字,我打算用红笔标三种读音:字典古音、村里老辈读音、再加上现在的俗读。等儿子长大要是不想学,干脆把字典压咸菜缸去——反正能防腐!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