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在家闲着没事干,突然想起电影《血战上海滩》那场面挺热血,就琢磨着它真实历史背景到底咋回事?淞沪会战这块儿,网上说法一堆,真真假假分不清。
先开始动手查资料
我操起手机就上浏览器搜关键词“淞沪会战是什么玩意”,结果跳出来一堆乱七八糟的文章。有的说是1937年的事儿,有的又扯到啥日本鬼子入侵上海。看得我一头雾水,直接摔手机。
- 第一步翻墙找到些老书电子版,比如《抗日战争回忆录》啥的。
- 第二步点开一个纪录片频道,看了几部黑白片片段。
- 第三步就挠头皮:这里面讲的国军和日军在黄浦江边死磕,伤亡惨得要命。
结果整完这些,心里还是懵的。资料太多太杂,跟看电影打游戏似的,没法还原真实场景。
深入点儿去搞调研
我寻思着光看屏幕不靠谱,就翻箱倒柜找出压箱底的旧地图和军事手册。顺手翻开那本破破烂烂的《淞沪战役档案》,一个字一个字啃下去。
关键点:发现日本鬼子在1937年8月突然来硬的,想三天拿下上海。国军拼命顶住,用啥土炮台死守阵地,但人家装备强太多。
- 又跑图书馆蹲一天,借了五六本厚书。
- 还揪住我爸唠嗑——他当过老兵,瞎侃了几句当年口述历史。
忙活完这些,整个身子散架似的。细节堆满脑子:尸体堆成山、难民挤大街、小青年光喊口号往前冲。电影拍得挺酷,但真实血糊糊的。
想办法来还原现场
搞懂背景后,我自己折腾个简易沙盘:拿个破纸箱子当上海地图,贴些小纸片当日军国军。捏着模型摆来摆去,嘴里嘟囔着“冲锋、撤退”。
效果:沙盘上黄浦江染红一半,小纸片东倒西歪。拍个照片发朋友圈,附句感叹:“这就是淞沪会战真实样子,血淋淋的教训。”
整个过程弄完,累得趴沙发上喘气。越想越憋屈:当年咱祖宗拼死拼活,结果现在一帮人还瞎改编历史!下次谁再吹血战有多酷,我拎这沙盘甩他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