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翻朋友圈,瞅见个剧组朋友在骂娘,说俩主演为了海报名字谁左谁右差点把棚拆了。我这好奇心就蹭蹭冒,赶紧私信他扒细节。结果听完倒吸口凉气——原来演员撕番能闹到停工赔钱!
一、活久见的撕番现场
朋友甩来段聊天记录截图,女一号经纪人凌晨三点发飙:「合同签的平番!现在男一号名字字体大两号怎么回事?」男一号团队更绝,直接撂话:「要么按单男主宣传,否则明天我们不进组。」我捧着手机直嘬牙花子,这不就是小学鸡抢糖吃吗?
二、熬夜补课差点秃头
横竖睡不着,爬起来搜「演员撕番」关键词。好家伙!这潭水深得能淹死象:
- 合同埋雷:某网剧签「排名不分先后」,结果平台把男二名字竖排版放右边,观众默认这是C位
- 海报玩花样:有剧组把女一号名字P得发光,男一号名字灰得像墓碑
- 字幕耍心机:片尾「特别出演」的字体比「领衔主演」还大一圈
更绝的是某电影宣传期,男女主团队轮流买热搜:#XXX名字在前# 和 #XXX扛票房# ,院线海报印了十七个版本。
三、托七拐八弯找律师
托制片人表哥的同学的律师老公咨询(关系够硬?),人家直接给我泼冷水:「十个撕番案九个输,合同跟闹着玩似的。」但老哥甩出四招救命符:
- 名字顺序写进合同附件:甲方乙方姓名后边空行加粗写「字体字号完全一致,横向排版时左为先,纵向排版时右为先」
- 补充协议捆死宣传:签名照个儿大的得赔钱,微博@顺序错了要赔钱,甚至通稿字间距不同都算违约
- 宣传渠道白名单:写清海报/片头/字幕适用场景,短视频跟户外广告另算
- 违约按天算钱:名字顺序出错首日赔总片酬5%,第二日10%,第三日直接掀桌解约
四、实操比想象更魔幻
刚学完骚操作,巧了!表妹的舞蹈老师接了个网大女三,让我帮忙看合同。翻开第三页就笑出声——「艺人姓名排序以观众第一观感为准」。
直接抄起红笔大改:
- 把「女三番位」改成「角色排位第三顺位」
- 海报条款加注「名字高度误差≤0.3毫米」
- 片尾署名写死「位于片尾滚动字幕第三屏」
- 特别要求片方提供宣传物料的色号参数
制片方看到补充协议当场懵了:「您这严谨度赶上航天工程!」硬塞了五百块红包求删字体误差条款(没删,改成误差超1毫米赔两千)。
现在这姑娘海报名字印得比女二还醒目,为合同写着:「当艺人面部被道具遮挡超50%时,名字字号自动放大120%」。据说是摄影师手滑用花瓶挡了女二的脸,剧方捏着鼻子认了。
所以朋友们,跟艺人签合同千万别嫌麻烦。上次看见个更狠的——连开机仪式站位图角度都写进附件,红毯上谁先迈左脚都标得明明白白。这圈子魔幻起来,法律条款才是最踏实的靠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