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朋友圈,看见大家都在聊这个剧《镜像十一城》,说是结局神反转,看不懂的都是傻。我就来了劲儿,非得自己试试不可。
从头开始追剧
我晚上回家煮了碗面,电脑一开,点开第一集就开始磕。一上来就是几个城市倒影在湖里晃悠,晃得我头晕。主角在那些镜像城市里穿梭,搞得人分不清真假。我硬着头皮看,看到第三集才有点眉目,不过中间剧情跳来跳去,就跟打游戏没存档似的,好几次差点弃剧。
看到结局时,我一脸懵。主角站在高楼顶上,镜头对着水面里的倒影咔嚓结束。我心想这啥玩意儿?难道就这么完了?我忍不住重看了三遍,还是稀里糊涂的。气得我把鼠标一摔,骂了声“坑爹”。
捣鼓着做笔记分析
我不服气,翻出笔记本和笔,把关键情节全撸了一遍。先从主角的童年回忆里找线索,又翻到城市镜像的细节。比方说,第十一城那个水下建筑,跟昆明地下空间似的,上下折叠着,人在地铁商场逛悠时,就跟地下城里演戏一个样。我把每段对话都记下来,还画了张关系图,就跟小学生画画作业一样乱糟糟。
捣鼓半天,我突然想到左宗棠那本书《功名诀:左宗棠镜像》里说的破局法子——人生得突围,别死磕标准答案。还有话剧《蚀月》里两个人演一个角色,那不也是镜像吗?在生活里撕来撕去。我抓了抓头发,试着把这些糅合起来。
三点分析硬被我磨出来了
折腾到后半夜,我总算搞出三个要点。写得糙但超简单,小白看了肯定秒懂。
第一点:镜像不是花架子,是自救招子- 主角在十一城里被倒影包围,就像咱们天天琢磨过去的糗事。结局他站楼顶上,水面照出另一个自己,是想说人得面对那个“镜子里的我”,别老躲着伤疤。
- 看看昆明开发地下空间的法子,把地面留给绿化,不就跟主角在镜子里找到新出路一样?节约空间,又活出人样儿。
- 左宗棠科举砸了不气馁,改道玩实际本事。这剧结局反转,主角活成个硬汉,不就是模仿左公的活法?在绝地里劈出条路。
- 你想想,那些镜像城市表面热闹,骨子里像汽车产业大洗牌,十年里翻天覆地也得熬住。现实里谁不是一边打脸一边前进?
- 剧里用了双重角色表演,跟《蚀月》似的,两个演员演一个王爱华,让你自己品出和解味儿。结局看着糊,是说家庭关系得拆镜子看透——爸妈有无奈,你也别死磕。
- 小白们看完记住一条:人生哪有什么标准结局?跟昆明地下商场开便利店一样,时空折叠了就有活路。
分析完,我松了口气。这实践记录下来,感觉像自己捣鼓了个项目。下次再有人问我结局看没看懂,我直接甩这三点过去,妥妥的简单粗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