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儿捡到只小麻雀,在楼道里扑腾翅膀,瞧着怪可怜的。反正家里有阳台,一寻思就给它拎回来了。
第一次养鸟手忙脚乱
开始还觉着挺简单,找个纸箱戳几个洞,撒把小米完事儿。结果这小东西楞是不吃,缩在角落炸毛发抖。拿针管喂水还差点呛着它,急得我满脑门汗。

熬到半夜三点,突然想起来搜搜贴。看完更懵了——有人说要保温,有人说要喂蛋黄,还有人骂“捡野鸟等于杀生”。得,关掉手机盯着纸箱发愁,感觉在伺候祖宗。
踩坑踩出来的经验
第一个教训:保暖比吃饭要紧!

第二天跑花鸟市场买加热垫,老板翻白眼:“养麻雀还用这个?”结果回家用旧毛衣裹着热水瓶塞箱底,这小祖宗才慢慢松开羽毛。
- 没加热垫就用饮料瓶装热水
- 毛巾要裹两层防烫伤
- 温度不够它就一直缩脖子
第二个教训:别瞎喂主食!

试过泡软的小米、捏碎的馒头、甚至剁了鸡胸肉。发现它只肯啄泡软的狗粮(对,家里泰迪的粮)。拿镊子夹着喂,丫还挑三拣四把棕色的全撇开。
最难搞的是放生
养了半个月翅膀硬了,天天在箱子里扑腾。开窗试了几回,楞是蹲在窗框上不动弹。老婆说:“得,这怕不是要赖上一辈子。”
后来发现个笨办法:每天拎着箱子下楼,放草丛边上干自己的事。它开始只敢跳半米远,有次差点被野猫叼走,我抄起扫把冲过去才救下来。这么折腾一周,终于有天回来看见箱子空了。
唠叨两句:
- 捡到幼鸟先看有没有伤,没伤尽量放回原处
- 非要带回家就别用铁丝笼(淘宝买的笼子被它嘴卡住过)
- 喂水用棉签沾着点嘴角,比针管安全十倍
- 放飞选大清早,饿着肚子更容易回归自然
现在阳台上还留着它撞翻的绿萝,反正我是不折腾第二次了,比带娃还累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