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短视频,看见有人吹AI写作宝三分钟写公众号,心想这不扯淡么?正好手头要写篇产品测评,干脆亲自试试水。
一、直接开干摔跟头
打开软件直奔主题,在对话框里敲:"写篇华为耳机测评,800字左右"。结果吐出来一堆参数罗列,什么蓝牙5.0、主动降噪,读着像说明书。最关键的使用体验半句没提,连"佩戴舒服"这种基础描述都没有。

气得我删了重来,补上要求:"加点实际使用场景,语气亲切点"。这回更离谱,开头直接来句"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呀~",结尾还塞了个玫瑰花emoji,油腻得能炒菜。同事伸头瞟了眼说:"你这写的比超市促销传单还尬。"
二、摸着门道调教AI
抽着烟查资料才搞明白,这玩意儿得当驴使——不抽不动弹。第三次尝试时,我把要求拆得稀碎:

- 模仿科技博主口语化文风
- 重点写通勤地铁降噪效果
- 吐槽下耳机盒划痕问题
- 绝对禁止用感叹号和颜文字
顺手从旧文里扒了段范文贴进对话框。这回AI可算开窍了,生成的段落里居然有真实细节:"地铁过安检时提醒音听不清,被工作人员瞪了两回",虽然数据是编的,但场景够生活化。
三、缝缝补补出成品
拿着初稿开始人工精修:

- 把"沉浸式听觉体验"改成"戴上就跟菜市场断电似的"
- 删掉官方吹嘘续航的废话
- 手动插了张截图当证据
- 加了句大实话:"耳机是好耳机,就是这价够买我半个月早饭"
调教过程花了二十分钟,但掐表算AI生成确实只用了三分钟。成品发出去后邻居私信我:"早说能写这么快,我那破手机店文案也不至于熬夜。"
真香但别做梦
- 生成框架确实快,别指望直接发
- 关键词要给得比淘宝搜索还细
- 人工改稿时间至少翻倍
- 想写深度文的趁早死心
现在我主要拿它治拖延症——写得再烂也比空白文档强,改改总能看。至于那些吹AI取代小编的,建议他们亲自试试,看老板是先开除AI还是先开除他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