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琢磨着整个活儿,就是那个winara实践。说干就干,结果踩了一天的坑,整了个四不像出来,差点把我自己都给整懵圈了。
先说说这活儿怎么开头的
大清早爬起来,寻思着搞点新东西,脑子里就蹦出“winara”这词儿。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个就觉得名字挺新鲜,想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整出来。打开电脑第一件事,先对着桌面发了三分钟呆,脑子空空如也。

后来想想,总得有个方向?干脆琢磨着整一个能自动帮我收集信息的玩意儿。具体点说,就是让电脑自己上网扒拉点特定内容,存起来给我看。
动手就出乱子
第一步就卡壳了。吭哧吭哧打开那个编程编辑器,手刚放键盘上就懵了:该写点瞎写了几行跟网页扯关系的代码,结果发现啥也扒不下来。后来才醒过味儿,很多网站根本不让随便扒拉。

- 浏览器直接点开能看的,换成代码去扒就给你甩个脸子看
- 搞了个什么访问令牌糊弄过去,结果没过半小时就失效了
- 这玩意儿还认地方,我家网络扒不成,换手机上热点就能扒了,邪门
撞上个大南墙
好不容易扒下来点东西,全是一堆乱七八糟的符号堆在那儿。看得我眼珠子疼!这玩意儿是人看的?赶紧找了个文字通配符工具(就是类似那种符号),想让它把乱码给过滤掉。
结果更绝了!原来还有点人话的内容,过滤完直接变成了空白!连着试了十几遍,愣是越整越乱。气得我差点把键盘砸了,午饭都多吃了一碗才缓过劲儿。
最要命的是刚扒下来的东西,存到本地就出幺蛾子。明明看着整整齐齐的玩意儿,存进去再打开就变成了歪七扭八的乱码,跟外星文似的。关键时候领导还在群里@我催报表,血压直接爆表。
灵机一动搞土法炼钢
折腾到下午三点,突然想起抽屉里翻出来的十年前老U盘。把数据先存那破U盘里中转一下,邪门了——乱码居然好了!赶紧用土办法:
- 让程序先把扒到的玩意儿塞老U盘里
- 等五分钟再拖回电脑
- 手动清掉那些符号堆
就这么原始的手工操作,愣是把一坨狗屎一样的数据整成了能看的文件。后来干脆写了个提示词让AI帮我生成规范格式,这下才算人模人样了。
超市里的顿悟
最魔幻的在收尾。去楼下小超市买烟,排队时候看到收款机吐单子——欸?那破打印机每次打小票都先“嗡嗡”响半天!这不跟我那老U盘一个德行嘛瞬间明白问题在哪儿了:我那破代码跑太快,数据没喘过气就塞硬盘,全挤变形了!
回家赶紧加上代码让程序每次扒完数据都“喘口气”歇五秒。你猜怎么着?直接成功了!原来折腾一天的核心问题,就是让程序学会“等会儿”!
现在看看折腾出来的winara,就相当于个带延时的自动化剪报员。虽然样子土得掉渣,但还真能干活儿。把代码跟操作步骤全扔进文件夹,标题就写《瞎猫碰上死耗子版winara实践》。这事算是成了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