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凌晨改bug改得头昏眼花,差点把键盘砸了。明明是个特简单的需求,愣是卡了我三小时。这回真得记下来给你们提个醒,Go语言里那些看着人畜无害的坑,掉进去能扒层皮。
头铁复刻前人代码
拿到个历史项目,瞥见同事写的http请求封装。嚯,洋洋洒洒五十行,复制粘贴美滋滋。结果上线五分钟就炸了,服务直接躺平。抓了日志一瞅,panic报错像放鞭炮。原来这大哥根本没处理连接超时!我捧着咖啡杯骂骂咧咧重写:

- 强行塞了个
- 捏着鼻子加recover兜底
- 还特意把error日志打成血红色
切片乱切切到手
中午搞数据清洗,想着把切片前十个元素踢掉。脑子一抽写了句 data = data[10:],美滋滋继续堆业务逻辑。跑测试时发现内存狂飙八倍,监控曲线跟坐火箭似的。拿pprof一查,原数组八十万条数据根本没释放!切个片把亲爹都牵连了,赶紧改成循环里深拷贝:
- 新开个空切片cleanData := make([]string, 0)
- 手动for循环append新对象
- 切完立刻把老数组置成nil
并发藏炸弹
下班前接锅个数据统计需求。看同事用了协程池,有样学样起二十个goroutine攒结果。本地测试美如画,压测直接表演烟花秀——有的计数翻倍,有的直接清零。Debug到半夜才发现这孙子用共享map还不加锁!气得我当场给他微信发了五十个骷髅头:

- 连夜换重写
- 关键段落套了三层互斥锁
- 每个协程里埋了防雪崩计数器
最绝的是今早发现,当年挖坑那同事的工位早长蘑菇了。留下这堆屎山代码,坑得新人们哭爹喊娘。现在每行代码都得当扫雷玩:
- 看见channel先怀疑会不会死锁
- 碰到interface{}就手写类型断言
- 复用第三方库要拆了轮子看螺丝
刚抓实习生看他闭眼抄GitHub代码,冲过去就抢键盘。小孩委屈巴巴说"前辈都这么写的",我指着去年删库跑路的故障报告吼:"就是信了邪才通宵擦屁股!"

干这行越久越怂,现在commit前必做三件事:把vim调成刺眼红背景防睡着,跑竞品工具交叉验证,把所有error日志打印出来当睡前读物。毕竟谁想凌晨三点接到运维夺命call?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