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临睡前捣鼓快捷指令时突然发现个糟心事儿:提示音跟用破锣嗓子喊话似的,滋滋听得脑壳疼。琢磨着这破音质必须整整,顺手就把折腾过程记了下来。
翻出老音频文件检查底子
先把之前存好的音频甩进库乐队,结果发现坑在这儿:去年贪省事存的MP3格式,比特率才128kbps。拿耳机重听差点心梗——背景全是沙沙声,高频刺得耳朵疼。

祭出三招补救大法
第一招釜底抽薪:连夜翻出原始录音素材,用AU重新导出时直接把比特率怼到256kbps,格式换成AAC。导完在手机上AB对比,原先糊成团的叮咚声现在脆得跟咬黄瓜似的。
第二招防手滑:测试时突然发现手机静音键拨到红点,系统音量才调30%。锁屏键咔哒按下去,音量条直接拉满再测——好家伙!刚才像隔着棉被敲铁罐,现在像在脑壳里敲编钟。

第三招塞棉花:突然想起上次做闹钟脚本的歪招。在快捷指令里加了个0.5秒空白音频垫底,特意让提示音延迟半秒再出声。你猜怎么着?手机喇叭启动时那段电流嘶声真没了!原理大概跟吃汉堡前先喝口水顺顺嗓子差不多。
结果整岔劈了
今天大清早举着手机跟老婆显摆,她听完幽幽说了句:"音质是好了,但你用剪映随便加个罐头音效都比这强?"当场给我整不会了——搞半天最该改善的是我瞎折腾的脑子!不过嘛..当闹钟的嗡嗡震动声总算不破音了,这波血赚!
(突然想到昨晚两点还在卫生间测音量被邻居捶墙骂,这破实践成本也太高了...)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