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礼拜天遛弯碰见个卖发卡的丫头,摆摊位置贼刁钻,就搁幼儿园滑梯旁边蹲着。我当时还纳闷,这小孩能有生意?结果半小时后回头一看,好家伙,头上戴满发卡蹦来蹦去的小女孩围了四五个。
当时职业病犯了,假装买发卡蹲旁边瞅了半小时。那丫头操作真是大开眼界:

- 精准埋伏:专挑妈妈接娃的时间段来,大人掏手机扫码付款的空档,孩子蹲下来就被发卡闪瞎眼了
- 身教推销:自己头上顶了六个发卡,风一吹蝴蝶结就扑棱,小姑娘们看得眼珠都粘她头发上了
- 组合魔法:五块钱仨发卡,买六个送贴纸,买完直接现场教学怎么搭配最闪亮
最绝的是存货策略。小破板凳下面拖出来俩鞋盒,左边盒子放热销款,右边放冷门货。我临走前偷瞄了眼,左边盒子已经空了大半。小姑娘正蹲着整理,嘴里还叨咕着:“明天得多带点黄色小熊的,粉蝴蝶结剩太多了......”
回家路上赶紧复盘,发现人家天然懂营销精髓:

- 不扯什么用户画像,目标客群就在眼前扑腾
- 产品展示不是摆摊是走秀,自己当活体模特
- 客户沟通不靠话术靠互动,教搭配就是造体验
昨天我批发了两盒文具,溜达到中学门口如法炮制。把自己整成行走的样品架,笔袋挂脖子,荧光笔插兜,钥匙串别满书包带。放学前半小时支起小板凳,专门跟等孩子的家长唠嗑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四十分钟卖空三套大礼包,有个阿姨直接把我试用半年的便签本都薅走了。
现在这鞋盒子在玄关供着,贴上便签提醒自己:别老盯着PPT练话术,真需求都在生活缝隙里卡着。那小丫头的塑料发卡简直照着创业教科书长的——实践永远比理论会整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