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总收到粉丝提问:"世界没我是不是根本没影响?"这话听着有点丧气,但细想还挺扎心的。上周三半夜我就为这事儿翻来覆去睡不着,干脆爬起来捣鼓这个课题。今天就掰开揉碎说说我的实践过程。
第一步:翻出压箱底的哲学书
书架上那本《存在主义咖啡馆》都落灰了。直接翻到萨特讲"他者"那章,结果满眼都是"主体间性""本体论"——这谁看得懂!气得我哐当把书砸沙发上。后来干脆跑去小区便利店买烟,看见老板正帮邻居大妈扛大米,突然咂摸出点味道:咱普通人存在的意义,不就藏在日常这些芝麻绿豆里?
第二步:列了张人生关系表
翻出过年写春联的红纸,哗撕成两半。左边写"社会身份":
- 儿子(爸妈每周雷打不动的视频电话)
- 修电脑的(全公司就我会重装系统)
- 流浪猫投喂员(楼下三只橘猫的长期饭票)
右边列"影响链"时卡壳了:要是明儿我消失了,同事顶多骂两天,新招个网管就能替掉我。但写到"爹妈视频对象"这行,钢笔水突然漏一手,真他娘应景——这空缺怕是没人能填。

第三步:搞了场人间蒸发实验
上周五故意把手机关静音塞床底。结果?公司群里99+消息根本没人@我,倒是快递驿站在楼下嚎了半小时:"305的再不取件就退回了!"急得我穿着拖鞋往下冲,刚开门就撞见对门大爷:"小伙子!你家wifi怎么又断了?"
实验工具人属性随时可替代,但某些联结断了就是黑洞。那天半夜偷摸开手机,屏幕上只有老妈六个未接来电。
五点接地气解读
折腾一周终于整明白:
- 地球离了谁都转,但某些角落会停转——比如爹妈等你开饭的餐桌
- 职场螺丝钉随时换,但你在某人生命里的烙印磨不掉
- 社会机器少个齿轮照样跑,可你家小猫的饭盆没人添了
- 历史书不会写你名字,但楼下煎饼摊老板记得你口味
- 宇宙压根不在乎人类,可总有人为你亮着盏灯
昨天给爸妈寄了箱荔枝,特意在箱子上画了个大笑脸。我妈打电话叨叨:"又乱花钱!"但背景音里分明听见她在给邻居显摆:"我儿子寄的!甜着!" 你看,所谓存在感,就是你能让谁心里咂摸出甜味儿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