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儿早上刷到个有意思的标题,讲清朝皇帝过年居然还有个封笔仪式,感觉挺新鲜,我这爱琢磨老习俗的劲儿又上来了,非得弄明白咋回事不可。
从“啥叫封笔”开始
性子急,看到不懂的就浑身不得劲。赶紧打开电脑,搜“清朝皇帝 除夕 封笔仪式”。结果搜出来一堆资料,看着看着把我自个儿都看乐了。简单说,这“封笔”,就是大年三十这天,皇帝也得放假! 不是甩手不管那种,而是特正式地给用了一整年的朱笔——就是批奏折专用那个红笔——放个假。

接着扒拉资料才知道,这事儿从康熙爷那会儿就开始搞了。想象一下那场面:除夕这天早上,皇帝亲手点上一柱香,对着那支劳苦功高的御笔致敬,表示辛苦一年了歇歇。然后把朱笔恭恭敬敬地收好存放起来。不光皇帝自己停笔,整个紫禁城,包括各个衙门的大印也一起给封存了,全进入春节放假模式!
但皇帝这活儿,是真没法彻底撒手。资料里提到,这期间真要有十万火急的大事,比如当年乾隆年间打大小金川前线来了紧急军报,正好赶在封笔仪式后送到,你说急不急?批又不能动笔,乾隆皇帝也只能动嘴了,靠身边的大臣把他的话记下来传达出去。

扒出点“年味儿”小料
正琢磨着皇帝“禁笔”的假期生活,突然在犄角旮旯的资料里瞄到点好玩的——除夕夜皇家头一顿饺子!原以为御膳房嘛肯定山珍海味使劲儿塞,结果有规矩写明得是素馅儿,讨个吉利。材料是些干菜,像是马齿苋(叫长寿菜)、金针菜、木耳,配上蘑菇、笋丝啥的,叫“素三鲜”。合着皇帝大年夜也得先吃顿“斋”。
不过规矩是死的,皇帝是活的。翻到光绪皇帝的饭局记录给我看乐了,这位爷在初一早上胃口贼猪肉长寿菜馅儿和猪肉菠菜馅儿的煮饺子,各造了十三个!看来素馅儿也没拦住某些“吃货皇帝”的嘴。

一不小心发现皇帝的“副业”
本来以为查得差不多了,准备关网页,结果蹦出来一条乾隆皇帝过年的“骚操作”,差点惊掉我下巴。敢情这位爷过年不光放假,还在皇宫御花园里——开!了!一!条!商!业!街!没错,就是在同乐园搞了个“春节嘉年华”,名叫买卖街,整整热闹九天。
这可太逗了,乾隆爷这脑回路也是清奇。那条街上,旧货铺、古玩摊、茶楼酒馆,该有的都有,小贩挎着筐卖瓜子,吆喝声此起彼伏。关键是什么?这些“老板”、“小二”全是大监们客串的!卖的货也都是真东西,明码标价。大臣们放假没事干就来这儿逛、买。听说特意找了外头真正酒楼茶馆里嗓门亮、脑子灵的伙计来“指导业务”。
最有意思的是,乾隆皇帝自己还爱在假扮的“民间街头”溜达。他一进哪家店,伙计们立刻扯开嗓子报菜名、算账,声音响成一片,制造出一副热火朝天的市井景象。史料里讲乾隆每次看到这场面就“老怀欣慰”,估计觉得自己的“剧本”安排得挺成功。
看了一整天资料,从一本正经的封笔礼,到差点破功的肉馅饺子,再到皇帝陛下搞副业开街当群演...这清朝皇家过年,规矩是多,可私下里也真会找乐子! 谁说当皇帝就容易?过年放假还得惦记办公,放个假都玩得这么有“仪式感”(可能还有“角色扮演瘾”?)。行了,资料扒完,感觉像陪这些历史人物过了个年,你们还想听哪段儿?留言给我,下回再挖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