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游戏攻略 正文

鸿雁传书源于哪里?探秘这个典故的完整历史背景!

今天一开电脑就被粉丝催更,后台刷出好几十条私信都在问:鸿雁传书到底打哪儿来的?行,咱们这就动手扒拉扒拉这典故的老底!

起先连这典故的门道都摸不着

大早上泡了杯浓茶,往书桌前一坐就犯懵。光记得「鸿雁传书」听着挺文艺,可具体源头在哪儿?脑子里的知识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。干脆打开浏览器瞎搜,结果满屏全是诗词引用,要么就是旅行社广告!

键盘敲得噼里啪响,关键词换了七八轮:「大雁送信起源」「古代通信手段」…在犄角旮旯翻到条冷知识:这事儿跟汉武帝有关!赶紧拿红笔在便签纸上记了「汉武帝???」三个大字,墨迹差点把纸给洇穿了。

图书馆翻书差点翻出腱鞘炎

下午直奔市图书馆,三步并两步冲上三楼历史区。搬梯子够最顶层积灰的《汉书》,刚翻开就呛得直咳嗽。从《武帝本纪》开始逐页扫,看得眼睛发花愣是没找着线索。

鸿雁传书源于哪里?探秘这个典故的完整历史背景!

正打算合书走人,手指头突然卡在《李广苏建传》这页——苏建名字底下跟着行小字:「武字子卿」。哎呦喂这不是苏武吗!盘腿坐地上啃完匈奴扣押苏武那段,读到「雁足系帛书」时差点拍大腿:破案了!汉武帝派兵打匈奴,听说有只大雁带着苏武的求救信从天而降!

回家路上还顺带解了俩疑惑

第一重发现:
  • 那会儿没纸没网,大雁能飞越草原传信确实是个神操作
  • 汉代官方通信靠驿站,平民顶多用竹简托熟人捎带
  • 匈奴地界荒得连个驿站毛都没有,苏武这招绝了
第二重发现:

骑共享单车回家时琢磨:这故事后来咋传变味了?查了魏晋笔记才咂摸出滋味——南北朝文人最爱拿鸿雁显摆,王羲之写信说「秋月送雁」,庾信更狠,直接写「愿附雁足」!敢情是把国家级的特殊求救手段,硬生生掰成朋友圈情书工具了!

晚上整理资料时越想越乐。鸿雁传书压根不是什么浪漫发明,分明是苏武被困匈奴十九年憋出来的绝地求生术!汉代使者看到雁脚绑血书的时候,估计比咱们拆双十一快递还激动——古人要真靠大雁送快递,那运费可比顺丰贵多了去!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