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粉丝老是问我,2017年英雄联盟全明星赛的那些大神表现咋样,前三名到底是谁?我就琢磨着,反正闲着也闲着,干脆自己折腾一回,重头到尾整理一遍。
第一步:找资料和准备工具
我直接打开了电脑,点开收藏的比赛录像文件夹,先从官方平台扒拉出2017全明星赛的全部录播视频。这事儿不轻松,光是找齐资料就花了我半个下午。我发现文件太零散,视频时长都挺长,为了省时间,我把需要的场次单独剪出来存进一个播放列表。我翻出笔记本和笔,准备边看边记要点,不打算用高级工具,免得麻烦。

第二步:看比赛和分析选手
真开始看了,我先挑亚洲对北美的明星赛,一个一个选手盯。从开局到结束,我盯着那些家伙的表现,特别留意拿人头、协助队友、死得少的那些点。过程中,我遇到个小插曲:看一半时,猫突然跳到键盘上,把我笔记搞乱了,气得我骂了两句,只好回放重来。记下来后,我对比了不同选手的数据,比如谁打了更多人、谁更少坑队友。重点看了几个热门人物,像韩国区的Faker和LPL的Uzi,他们的操作特别亮眼,看得我直拍大腿。
为了让过程更细,我建了个简单列表,分场次记录:

- 第一场,Uzi表现凶得很,几乎把对面压着打。
 - 第二场,Faker秀了一把神操作,全场尖叫。
 - 第三场,欧美赛区Bjergsen也蛮稳的,但差点火候。
 
这样反复折腾,数据攒得差不多了,我才停手。
第三步:排出来前三名
数据收齐了,我开始排顺序。简单粗暴地数了数笔记里的加分项:Uzi杀敌多、失误少,直接冲到第一;Faker手法准、影响大局,排第二;第三有点争论,Bjergsen挺厉害的,但有场次掉链子,被我定为第三。排好名后,我还写了段总结心得,说这些大神之所以牛,不光靠技术,更靠心态稳。整体搞完,我累瘫在沙发上,但结果挺靠谱的。

回想整个过程,虽然耗时费劲,可这种重温老比赛的活儿挺享受的。下次粉丝再问我应该还会自己动手搞一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