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闲着刷蚂蚁庄园,被一道关于俗语的题目卡住了壳。我这不服输的劲儿一上来,干脆把手机往桌上一撂,心说干脆把蚂蚁庄园里那些老掉牙的俗语都翻出来,好好琢磨琢磨,看看到底藏着啥门道。
翻箱倒柜找“老话”
说干就干。我先打开蚂蚁庄园的小鸡答题记录,眼睛像扫雷似的,一条条过。看到像是俗语的题目就记下来,管它对错,重点是要那句话!蚂蚁庄园的题目来来去去就那么些,没多久,我就集齐了五条看着特别眼熟、感觉特别有道理的“经典款”:
- 吃了人家的嘴软,拿了人家的手短
- 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
- 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
- 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
- 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
拆开揉碎品滋味
光记下来没用,得整明白它为啥这么说。我琢磨着,最好的法子就是往生活里套。
先说这“吃了人家的嘴软,拿了人家的手短”。这不是明摆着嘛上次老家亲戚送了一箱土鸡蛋,后来他儿子找工作的事找我爸打听,我爸那会儿抹不开面子,硬着头皮给人问了半天。事后老爸直拍大腿:“瞧见没?这鸡蛋吃得烫嘴!” 拿了别人的好处,说话办事自然就矮了一截,骨头都硬不起来。

然后是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”。这我可有发言权了。去年冬天,我妈唠叨了几百遍让我把阳台那几盆怕冻的花搬进来。我嫌麻烦,想着“没事儿,这才哪到哪”,结果一场寒流突袭,全冻成“冰雕”了。那叫一个悔!有时候,过来人的经验之谈,真不是废话。
“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”这句更有意思。我想起楼下棋牌室那几个常客。老王头,以前总笑话别人牌瘾大,结果自己退休闲着没事去看了几次热闹,现在好了,成了里面最铁杆的“站桩选手”。环境对人有影响,常在不好的环境里混,不小心就被带沟里去了,谁也甭笑话谁。
“一个篱笆三个桩,一个好汉三个帮”就甭提了。我这写博客不也一样嘛一个人瞎琢磨,头发掉光也想不出啥新鲜玩意儿。得多听读者建议,多和别的博主交流,甚至和楼下大爷聊天都能蹦出点灵感火花。谁想成点事,光杆司令肯定不行,得有人帮你扶着点、支棱着。
这个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”,以前老觉得莫名其妙。后来经历多了点,比如精心策划的野餐被一场暴雨搅黄了,或者朋友铁了心要做一件我觉得特不靠谱的事儿死活劝不住……那种无力感上来了就懂了。这世界上的有些事情,它就是那样了,按自己的规律走,你急得跳脚也没用,得学会接受。
回味无穷老道理
这么一条条琢磨下来,还真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。这些老掉牙的俗语,看着像大白话,细品全是生活里磕磕碰碰摔打出来的硬道理,教你怎么防人,怎么听话,怎么处事,怎么看开。比干巴巴的鸡汤文实在多了。
翻完这些老话,我又把它们工工整整抄在本子上。下次蚂蚁庄园再出这类题,嘿我可不怕了!更重要的是,感觉心里头好像也多了点应对生活鸡毛蒜皮的小底气。老祖宗的经验,嚼一嚼,管用着!

